乐古窑,爱china——余年峰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小鱼儿  发布时间:2012-10-14 09:52:5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乐古窑,爱china。是一种飞扬瓷魂的品格,是一种崇高瓷韵的情怀。作为一个瓷城诗人,我怎能不为飞扬古窑乐而留恋呢?我怎能不为虔诚china爱而深情呢?

  2012年9月30 日,正是欣喜的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样的好日子,岂能不让人春风得意啊。我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景德镇市网络作家协会在创建5A景区的古窑民俗博览区采风,亲身亲近感受一下古窑风光独特的陶瓷文化的永久魅力。

  吃好早饭,我和儿子一起出门,乘坐2路车到西客站下,给年迈的老母亲送上中秋的两百元现金和一盒月饼与一壶菜油的一份孝心礼物。此时已是9点了,我告别母亲后,又上了2路车,在枫树山下车,正巧冯主席开车驾到,我立马上了车,在古窑停车场下来。一些早到的网协的作家和诗人已经在大门前等待集中。最引入注目的是大门上一行游走的红色字幕,热烈欢迎景德镇网络作家分会来古窑采风参加乐古窑、爱China中秋诗歌朗诵。不一会,两名古窑妙龄美女拉起了一块写有“乐古窑,爱china中秋吟诵会”的横幅,全体资深作家和诗人集中在大门前合影留恋。完毕,一行30余人,在文联江主席、网络作协冯主席的带领下,跟随知名女导游一路边听边看古窑民俗博览区采风活动。

  古窑,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创国家5A级的景区、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 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这里,在丛山满目青翠的氛围中,在典雅富丽的建筑里,可以使人领略中国千年陶瓷文化博大精深的脉络。可以让人深切体会到江南瓷城的美丽风光和窑火燃烧的伟大瓷魂。

  在古朴而简单的作坊间,女导游娴熟而详细地对瓷器的制作娓娓道来。做坯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对于圆形器,用拉坯车拉坯而成;对于方形或有棱角的器物,则将坯泥用布包裹后,以平板拍成片,再裁剪粘合成形。印坯 圆形器在拉成坯阴干时,为了防止碎裂,就需要印坯的工序。在坯稍干时,将泥坯置于模子内,或用手拍按使其周整,或将坯用小轮车旋转印拍,最后再阴干。接着,乳料工将器坯排列在长条的直木上,运送至下一道工序。旋坯 瓷坯的形制是由坯模而定,但器内外的光洁度却需要旋削加工而成。旋坯有专门的轮车,车中心立有一木樁,大小与坯形相似,椿顶部用丝帛相裹以护坯。使用时将坯倒扣于椿上,一边转动一边用刀旋削,这样坯里外都能平整如一。古时制瓷,一般都将器把、坯足加长二三寸,为了便于画坯蘸釉时把握;待各项工序完成后,再由旋削工去柄挖足。画坯犹如添衣,是体现陶瓷器自身美感的重要步骤。古代画坯,分工十分明确细致,“画者不染,染者不画”,另外还有锥工、雕工、镂工等。一件青花釉里红的制作,就需要画工先将红彩画于器上,而釉外的青花边线是出自旋坯工之手,器底的题款则由落款工完成。荡釉也称为上釉,主要有三种旧法:对于方形或有棱角的器物,是用毛笔蘸釉涂于器上,缺点是釉层不匀;对于圆形器,通常都用将其放入缸内蘸釉的方法,但如果器物过大,由于器重极易破损;所以对大件圆器都用吹釉的手法,以一端蒙细纱的竹筒将釉吹于器上,其次数从三四遍到十七八遍不等。荡釉也称为上釉,主要有三种旧法:对于方形或有棱角的器物,是用毛笔蘸釉涂于器上,缺点是釉层不匀;对于圆形器,通常都用将其放入缸内蘸釉的方法,但如果器物过大,由于器重极易破损;所以对大件圆器都用吹釉的手法,以一端蒙细纱的竹筒将釉吹于器上,其次数从三四遍到十七八遍不等。

  在世界上最大的,具有景德镇特色的清代镇窑前,女导游还是低声细语地解说着。满窑,瓷坯制成后,装匣入窑,在窑炉内都呈分散排列。窑火有前中后的区别,一般视釉层的厚薄来定位放置。烧窑时则将炉砖留有一孔,用以试火照(又称“火标”,烧窑时用以检验窑内温度和坯件成熟情况的一种试片),火照若熟就止火,熏闷一昼夜后才可开窑。烧制瓷器的成功与否,窑火是关键。通常,开窑需三日,当窑中的瓷匣还呈紫红色时,窑工进窑取瓷。开窑工先用数十层湿布蘸冷水包裹头、脸、肩、背等处,然后入窑,并在热窑内放入新坯烘焙,以去除水分。彩器, 五彩、斗彩以及珐琅彩器都需将各种色料研细调和才能上色。用色的方法有三种:用芸香油调和,用胶水调和及用清水调和,且都各有长处,油调便于渲染,胶调易于涂抹,水调则有利于堆填。白瓷加彩后,需要复烧以固色。而此烧炉又不同于窑炉,有明炉和暗炉之分。明炉是开放式的,专用以烧制小件瓷器;暗炉为封闭式,高三尺径长两尺,专烧大器,可使器物受热均匀。之后,又游看了曾经荣耀繁华的造型别致的明代的葫芦窑、元代的馒头窑、宋代的龙窑。

  其实,瓷器真正的来源,要从取土开始,制瓷所用的瓷土都要取材提炼。一般先依山采土,然后碓舂,并将其中色澄质细者用溪水淘洗干净,再制成砖状的不(dǔn)子(特指做成砖状的瓷土块,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待用。练泥是决定瓷器材质优劣的关键所在。其方法是把瓷土放入缸中,以水浸没,再用木棍不断地搅拌分离杂质,接着用马尾细箩过滤;最后将泥水倒入下铺细纱布的无底木匣内;待水干后取出,并用铁锹翻动使之结实。镀匣,瓷坯在入窑前必须装在匣钵内烧制,才能防止制品互相粘结,提高质量。匣钵为拉坯制成,所用的材料是较粗劣的不土,成型后先将其入窑空烧,再装坯烧制,这个过程就称为“镀匣”。 古代烧制圆形瓷器,每一器物必先有一个模子,只有这样,瓷器的大小款式才可整齐划一。而模子必须同原器相似,且不能过大,约一尺的模坯烧成后会收缩至七八寸。所谓修模,而不叫造模,是因为一个模子通常要经过数次的修整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至于洗料,指的是瓷器所用的色釉料,都须经过挑选、洗净、入窑炼熟的步骤。而瓷器上釉色之后,又要在外施一层白釉以呈现斑驳的色彩。

  两个多小时的采风之后,一行人有的走路,有的坐电动车返回到大门前,我再次乘坐冯主席的车,来到方芸大酒楼下车,服务员早就将碗筷摆上了圆桌,两桌人就位,就开始上酒上菜,其乐融融地举杯互敬,开怀畅饮。当酒足饭饱之后,再次回到古窑,徒步到水榭舞台。一场别开生面的“乐古窑·爱China”中秋吟诵会在此举办。一行人在说笑中落座,瓷瓯神韵表演由几个身着蓝装的豆蔻年华的女子开始演奏瓷乐,有《闪闪的红星》主题曲,有《夜来香》,还有俄罗斯民歌等,我是第一次悦心聆听这样的以瓷瓯演奏的美妙音乐,煞是养耳动听,幸福无比。接下来就是由冯主席主持的“乐古窑·爱China”中秋吟诵会。冯主席先介绍了一下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关领导,自作自诵或代诵的吟诵会在《古窑观瓷乐演奏有感》拉开了序幕。依次是《古窑颂》、《古窑不古》、《古朴的窑歌》、《景德镇·古窑》、《粉彩瓷》、《古窑,瓷都的名片》、《古窑放歌》等一首首诗歌,在吟诵过程中赢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最后市诗词学会会长刘忠信作了热情洋溢的即兴讲话。散会后,我又乘坐冯主席的车返家,在新德园下车再漫步到家。

  这次我亲近古窑采风,感受至深,古窑,不愧是瓷城的明眸,也是诗歌的情人啊,我举一杯启封的酒,醉在青灯白纸之间,忍不住一笔豪情万丈。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春风得意心情好。奇缘中秋机遇巧,古窑放歌胸怀耀。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