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录瓷都老手艺,千百年来,仿佛从未改变!
CCTV-7乡土栏目《景德镇的这些人》
“我姓冯,名祖发,今年71岁,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你看我这双糙手,已经做了60多年的陶瓷了。你别觉得利坯看着很容易,要做好可不简单嘞。”
日前,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提出了“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的口号,冯祖发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早在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景德镇市陶瓷业产值为291.6亿元。在各方推动下,到2016年,陶瓷业总产值就达366.7亿元,两年间增长了25.7%,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例超1/4,陶瓷出口则突破1亿美元。
冯祖发在利坯,将经过印坯后粗厚不平、规格不齐的粗坯不断旋削,使之厚度适当、表里一致。
传统手艺人:“肩上担子重,马虎不得”
利坯,是指用刀修整已拉成的坯,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的工序。在冯祖发的手中,刻刀收放自如,陶坯左旋右转,几十秒的时间,一件瓷碗的利坯已经完成。他将瓷碗小心翼翼地搁在身旁的木板上,边转身边说:“这道工之后,瓷器的薄厚、品种就基本确定。如果烧出来是残次品,多数是利坯没做好。我肩上担子重,马虎不得。”
冯祖发的父亲就是利坯工人,婚房就是坯房,他自己也出生并成长在坯房里,“从小耳濡目染,对这些泥土天生就有亲切感,没办法”。
从8岁起,他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利坯手艺,到1958年,11岁的冯祖发出师。“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如今也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啦。”老人嘴边深陷的皱纹中,咧出天真的笑意。
像冯祖发这样的传统派手艺人,制作的基本都是四大传统名瓷,即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也代表着制瓷传统技艺的最高标准。为实现对传统制瓷工艺真实、完整的保护,分布于景德镇市老城区的几十家国营老瓷厂内,均完整保留了近现代陶瓷工业厂房、窑炉设备等遗存。而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建设文化产业园也成为一项经验,市内已经建成并成功运营的雕塑瓷厂、建国瓷厂文化产业园等,正吸纳着大批创业者。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城里大搞机械化,我也被派到工厂里面当生产组组长。”机器制瓷虽然产量高,次品率低,工人的工作强度也相对小,但冯祖发总觉得机器做出来的瓷器“不是那么回事儿,千篇一律的,没有从前的感觉了”。
此外,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还重建并点火复烧了一批古代瓷窑,如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等,同时复原了全套传统制瓷流程。冯祖发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得以捡回手工制瓷的手艺。据他说,“利坯是难度最大的工序之一,一般得学3到5年”,除了手上功夫,还要熟识器物造型的直曲变化,烧成时各部位的留泥、收缩情况。
>老人执刀的右手沾满泥土,粗糙不堪,仿佛铭刻着岁月的痕迹,但经这双手烧造出来的瓷器,光洁细腻,亮可照人。
“现在的年轻人爱玩创意,走艺术路线,了不起啊!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冯祖发对创意派发出这样的感慨。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序复杂,“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一件瓷器出炉需要72道工序,意味着至少需要70多人的流程化协作。”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周荣林直言技艺传承中的问题,“只能申报单个非遗传承人,这会挫伤绝大多数没被认定为非遗传承人的手艺人的积极性,造成传统制作流水线上专门人才的流失。”对此,他建议官方设立非遗传承群体,对流水线上所有手艺人进行资格认定,一起享受政策优待,保持传统工艺的完整性,“流水线上,谁都少不得”。
冯祖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就是个普通手艺人。”这是一位是年届古稀的传统工匠,在这个拥有两千年冶陶史、一千年官窑史、六百年御窑史的城市,他只是微小缩影,站立在他身后的是传统工艺的振兴力量。
转自:人民日报
记者:史一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