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叹 | 一笔 一碗 都透着学问和道理
初夏的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阳光灿烂,一派热闹景象。
景区内的景德镇传统手工技艺制瓷作坊,俗称坯房,是按照我国古代陶瓷手工业劳动生产作坊建造而成。每组坯房似封闭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由三栋或四栋面向院内敞开的建筑组成。
视频来源:CCTV-7《乡土》栏目《景德镇的这些人》专题片
进入坯房,按游览顺序行走,依次经过拉坯、印坯、利坯等工作区后,来到画坯区域,这里有不少游客驻足,大家的目光聚焦在一位体形中等的年长女画师身上。只见她端坐在画坯架旁,左手握住一只碗坯,右手拿起画笔蘸上墨色青花料,紧接着,两手同时操作,左手旋转碗坯,右手从碗外壁中间画线,旋转360°后,一条直线瞬间将碗分成上下均等的两个区域,各个角度观看没有差别,就像被机器印在碗上一般,这“一笔成圆”的绝活引来了游客的啧啧赞叹。
随后,她在碗坯上下两个区域内依次重复画上“茶花”图案和“刀”字,直至空白区域被填满。仅半分钟时间,一只景德镇传统老茶花碗就被画好了,再经过施釉、烧窑等工序,便可以使用了。
这位女画师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之圆器画坯”的代表性传承人汪申芳。今年是她在古窑工作的第36个年头,这么多年来,她专注于圆器画坯一件事,画茶花碗则成了拿手绝活与主要工作。
1979年,景德镇市为挖掘利用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资源,抢救保护古代制瓷作坊和工艺,发展旅游产业,决定在西郊蟠龙岗筹建景德镇古窑陶瓷博物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前身),修复被纳入其中的古窑瓷厂。1981年,古窑瓷厂招工,19岁的汪申芳进厂工作,并被安排学习画坯工序。拜师后,她每天拿着废坯和毛笔练习画直线,要做到拿笔不抖,能画出非常直的线条才算合格。此外,还要学习捧坯(即扛起装满坯的木架子),2米长的木架子不仅沉,而且不好掌握平衡,一不小心就会摔碎瓷坯,所以起初她捧的是放着被淘汰的窑砖头的木架子,直到能捧着窑砖头健步如飞。这两项技能合格之后,汪申芳才开始独立画坯。2012年,到退休年龄的汪申芳被返聘回古窑,继续拿起那画了一辈子的碗坯。
初夏的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阳光灿烂,一派热闹景象。
“景德镇从明代就开始制作茶花碗,图案由‘灵芝祝寿图’演变而成,采用青花装饰,茶花是景德镇的市花,‘刀’字代表镰刀,寓意丰收,表达着劳动人民丰收时喜悦的心情,深受百姓喜爱,因此在古代民间被广泛使用。” 汪申芳对老茶花碗的历史如数家珍,因为她画得最多的就是这种碗。2014年,古窑民俗博览区选送“老茶花碗”参加江西旅游商品博览会,并获得一等奖。但很少有人知道,多年来,古窑的茶花碗大多是经过汪申芳画坯。据估算,从2012年开始,她每年画近5万只碗,供古窑景区销售。
茶花碗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要画好,且画得看起来都一样也确实不容易。“首先青花料需要自己调好,浓淡适宜,保证每只碗的色彩都比较固定,其次‘一笔成圆’要稳、准,手不能丝毫抖动,最后画茶花和‘刀’字要流畅,大小要保持一样,中间不能停顿,越流畅越好看。” 汪申芳向记者介绍画坯的技艺,“这是个需要技术、体力和耐心的活儿,最重要的是坚持,熟能生巧”。看她画坯,感觉就是两个字:潇洒。
说到传承,汪申芳感叹道:“现在,会画茶花碗的人越来越少,讲述茶花碗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少,带过几个徒弟,虽然他们现在都在从事相关工作,但能否继承这门传统手艺就不得而知了。目前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一直做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有人能够传承下去当然是最好的。”质朴的语言就像她手中的碗一样,简单纯粹,却凝聚了这位老匠人一生的奉献与执著。
在景德镇,还有一批像汪申芳这样的老一辈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人,他们有的退休,有的依然日复一日地工作,都在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发挥余热。
转自:江西日报-文化赣鄱 B1版
记者:曹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