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代代匠情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窑窑  发布时间:2016-06-05 09:32:04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0.jpg

 

最近,电影《百鸟朝凤》获得密钥延期,导演的一“跪”虽然引发了轩然大波,褒贬不一,有人觉得此举噱头十足,是道德绑架,也有人高呼我们应该支持替艺术发生的人,支持富有情怀的电影。电影票房不断的攀升,该影片放映时间将延长至7月6日。


1.jpg

《百鸟朝凤》讲述的是在当下民心浮躁的时代里,对匠人精神的传承,不被现实折服的风骨和坚守,以及追求理想的执着。

2.jpg
 

3.jpg

电影里最感动的是,那日焦三爷把自己学徒时的第一把唢呐传给了徒弟天明,他说“咱们唢呐也是匠活儿,是匠活儿,就得有人把责任负起来”,男孩听得眼里直掉泪。这一对师徒的成长,两代人的文化传承,是一张由“匠心精神”织成的网,不管外界多么喧嚣浮华,心中一直有自己的坚持,这正是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的。

 

4.jpg

 

5.jpg
 

 

传承,更是古窑的匠情——坚持“美学+工艺”、执着于“传统瓷器工艺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制作“至精至美”。

大国工匠 • 中国传统技艺的传承者守护者

 


 

6.jpg
 

数百年来,瓷都景德镇都在传颂着一位把桩师傅的传奇故事,他——就是瓷业英雄窑神童宾!7.jpg

 

风也火也福一方宝地,仙乎师乎佑万世陶民!现在,古窑民俗博览区内矗立的窑神童宾大型青铜像,每天都在向远道而来的八方来客传递着景德镇的瓷业精神!窑神童宾所诠释的就是大国工匠的精神!

《传承》·火篇,建议在wifi状态下观看

 

纪录片中讲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把桩师傅胡家旺,他坚守传统柴烧技艺的精神震撼着每一个人,同时也让我们联想起举身赴窑火、用生命换取大龙缸烧造成功的窑神童宾,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童宾精神的延续,是景德镇瓷业数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8.jpg

 

在景德镇古窑传统手工制瓷作坊里,一捧捧瓷泥在一双双苍老的手中传递而过,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就这样诞生了。9.jpg
 

 

这就是景德镇古窑传统制瓷圆器成型生产组,这些匠人都是从小学艺,数十年如一,只坚持这一道工序一项工作,对他们从事的工作如何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质量的极致。这是一个一线传统手工制瓷生产班组,他们是千年瓷都传统手工业的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以工匠的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其中,还有一对组合,他们既是爷孙又是师徒,他们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坯技艺传承人王炎生和他的孙子王少辉。10.jpg

 

王少辉作为古窑景区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在爷爷的指导下学习拉坯,为游客们展示拉坯技艺。他曾在媒体采访时说:“我的祖辈都从事拉坯,我爷爷是第五代传承人,作为家族的年轻人,我有责任延续祖辈传承下来的技艺。”王少辉作为王炎生的学徒弟子之一,在他眼里,孙子王少辉悟性、耐性比较好,是一个很好的传承人,“他是我孙子,应该把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技艺继续发扬光大,相信几十年后,他肯定会比我做得好。”11.jpg

 

从窑神童宾到把桩师傅胡家旺,再到古窑里的这些兢兢业业非遗传承老艺人,和他们的传承人,工匠精神就这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12.jpg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传承工匠精神,向文物守护者致敬!为迎接6月11日是第11个全国文化遗产日,古窑民俗博览区系列主题活动即将开启!

 

 

 2016年全国文化遗产日古窑系列活动

精彩预告 

■活动简介

世博江西馆建设开工仪式、清代狮子窑挛窑开工仪式、明清御用风火窑复烧点火

■活动组织

主办:景德镇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景德镇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协办: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景德镇古柴窑传承保护中心

■活动时间

2016 年6 月11 日上午11:08

■活动地点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