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活动早知道,喜迎2016年全国文化遗产日!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窑窑  发布时间:2016-06-02 08:51:04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为进一步发展我市旅游事业,做大做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将古窑民俗博览区打造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投资建设世博江西馆项目。

 

 

  一、项目选址和用地
  景德镇市昌江区瓷都大道古窑路1号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古窑民俗博览区。该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3亩,总建筑面积19785平方米,其中:地上13155平方米,地下6630平方米。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世博江西馆地面以上为三层,有5大陶瓷文化主题展示区。地下一层有6630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地上一层为世博江西馆(瓷文化高科技展示厅,5D影院)、景德镇(千年古镇)动漫长廊(时光隧道);地上二层为历代官窑瓷、观复展示区、国金展示区、瓷品大展示区(大师、中青年及景漂一族等艺术家瓷);地上三层为佛教用瓷及宗教用瓷文化研究中心。

 

 

  三、项目总投资为32000万元
  为进一步弘扬陶瓷文化、传承制瓷技艺、留住美丽乡愁,将世博江西馆早日建成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展陈、拍卖、科教、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齐备的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陶瓷知识性的“活”的陶瓷博物馆。

  【简  介】
  据历史文献记载和窑址遗存表明:清代景德镇瓷业除有以松柴为燃料的柴窑外,还有一种以槎柴(杂木树枝)为燃料的槎窑,因槎柴外形像狮子,所以又俗称“狮子窑”。从2009年开始,古窑民俗博览区已经成功复建复烧了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明清御用六式窑,复建复烧后的清代狮子窑将作为新的成员,进入古窑景区历代系列典型瓷窑行列。

 

 

  清代狮子窑又称槎窑,它以树枝杂木为燃料,窑炉的发展与瓷业的发展同步,早在清代,由于世界各地对瓷器的需求大增,为满足瓷器的生产,民间应运而生了以松柴为燃料的柴窑之外的狮子窑,据史料记载,清末,景德镇有狮子窑70多座。由于多产生于民间民窑,至今狮子窑遗存极为稀少,为挖掘传承这一陶瓷文明,景德镇古窑景区启动了传统狮子窑的复建复烧方案。国家文博研究员、景德镇历代瓷窑复烧专家顾问团团长周荣林说,清代狮子窑的复活,是对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又一次重大发掘和利用,是景德镇对中国及世界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贡献。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