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大放异彩
说起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人们就会提起中国陶瓷,就会提起瓷都景德镇,就会提起景德镇陶瓷文化博览区。景德镇陶瓷文化博览区是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的科普教育基地、国家
文化遗产就其表现形态来说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但不管在哪方面,陶瓷文化博览区所保护、展示和传承的文化遗产都具有其鲜明的特色和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
首先要提到的是这里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瓷业建筑遗存。这里有10栋传统制瓷作坊,即景德镇俗称的坯坊。作坊是由正间、廒间和泥房三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庭院式建筑,是成型操作的专用建筑。现存的古代制瓷作坊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改进而定型的。它的科学性使之成为十分优秀的古代陶瓷工业建筑的典型。更难能可贵的是陶瓷文化博览区的古代制瓷作坊以生产品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型制特点,计有“青釉作坊”、“灰可作坊”,“粉定作坊”、“大件作坊”,“注浆作坊”、“雕镶作坊”、“色釉作坊”等。
博览区内的柴窑窑房建筑以它枯树林般的群体立柱常常引起游客惊奇。在了解了它的形成原因、建造工艺和使用功能后,又不禁发出赞叹。这种优秀的古代工业建筑具有古代工业建筑的实用性和特殊风貌相融合的特征。
在窑房保护展示有清代镇窑,学术界称之为蛋形窑,俗称柴窑。镇窑在其构造、砌筑技术等方面,具有许多独特和巧妙之处,其热工原理让人不可思议,有着杰出的科学性,它是传统窑炉的最高代表。镇窑不仅在我国陶瓷史及窑炉技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对欧洲的陶瓷窑炉也产生过重大影响,这是任何其它传统窑炉所不可比拟的。而且300担规模的镇窑(柴窑)遗存也是绝无仅有。
陶瓷文化博览区的明清世俗生活建筑群同样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优秀的瓷都文化遗产。天井式的布局规则,穿逗式的木构架,马头形的封火墙,多样式的装修、装饰是其共同的风格特点。这群古建筑包括不同型制的祠堂、商行、店铺和住宅。多种类的古建筑集中展示,俨然就是一座明清世俗生活建筑博物馆,这在国内景区极为少见。
陶瓷文化博览区对上述瓷业建筑类、生活建筑类的陶瓷文化遗产进行了精心的保护和维护,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宣传,使之在我市“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榜上有名。同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江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德镇瓷业习俗”榜上有名。
古窑瓷厂为了文物宣传和旅游开发,长期以来保留和展示着景德镇的传统制瓷工艺,素来有“活的博物馆”的美称。厂内目前有圆、琢手工成型(含施釉)工人110人,青花工人60余人,彩绘工人30余人,柴窑、红炉烧炼工人20余人,选瓷包装工人10余人,还有木工、桶工、蔑工、锻工、模工等传统辅助行业的工人。他们在传统瓷业生产中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传承千年,今天到了他们手中的制瓷技艺,作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家认定为“国之宝”。
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像景德镇这样,一千多年和某一种手工业生产紧密联系着。行业习俗和都市民俗相互融合,形成了鲜明的特征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一种精神力量。“景德镇瓷业习俗”被认定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理所当然,当之无愧的。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主要文博业务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要开展对这种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宣传和传承。在博览区内常年开办有景德镇瓷业习俗陈列,窑神、师主、天后等瓷业习俗崇拜陈列,民俗陶瓷陈列等,成为博览区百花园中的朵朵奇葩。博览区文博专业技术人员编著的《景穗镇陶瓷习俗》是2005年江西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的获奖图书之一。陶瓷民俗的研究和展示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许。
以陶瓷文化遗产为文博业务工作对象和旅游资源,博览区对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展示工作和文博旅游事业比翼双飞,获得成绩斐然的双丰收。在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博览区的领导、干部和职工坚持严格依法,认真负责地覆行文物保护和文博业务工作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职贵,同时也认识到文博工作和旅游开发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要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因为,依法保护好文化遗产,既是对国家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其中也包括保护好了有特色的有品牌意义的旅游资源,积极开展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就能更深入地去理解它,从而更好地对游客进行展示宣传,让游客增加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兴趣,受到教育和激励。同时,文化遗产也只有在旅游开放展示中才能发挥它们的社会作用。旅游开发搞好了,可以促进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也很好地维护了一方稳定。
近5年来,陶瓷文化博览区以创国家A级景区为目标和途径,大力发展文博旅游事业。创
5年来,博览区内参观游览项目不断丰富。新增了小柴窑烧炼,多个作坊的手工制瓷演示,开办了唐英陈列馆、茶座、瓷碑长廊陈列、瓷乐演奏和多种文物陈列展览。
5年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先后投入50万元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和游步道。投入222万元建设了水上舞台、长廊和道路。引进外资655万元建设了“小柴窑”,“三和堂”旅游作坊,“陶阳酒家”、“宫廷陶瓷馆”,“五股祠堂展厅”等。特别要提到的是,在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完成了380亩的外园区建设,建成4.
5年来,博览区大力建设导游员队伍,开展规范化的优质的旅游服务,大力进行旅游促销,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6年的门票收入比5年前实现了翻番的增长。 随着旅游带来的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在这里不仅得到很好的保护、研究,而且其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彰显。
国家文物局一位专家型的领导曾对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有过一段经典的评价:“景德镇陶瓷文物的独特价值不仅在于已出土和仍埋藏着的极丰富的古瓷,更为难得的是这里仍然遗存着庞大规模的、完整复杂的古瓷业体系,它所包含的原料产地、交通道路、水运码头、作坊窑房、商铺民居、墟池衙署、技艺民俗等,依托于自然山水、社会经济和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堪称人类与自然完善结合的典范,这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陶瓷文化博览区是景德镇的一个缩影,我们可以以这里的经验为借鉴,推而广之,保护、研究、利用好全市的优秀陶瓷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博旅游事业,实现更大的跨越,在建设“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的宏伟实践中做出新的更大成绩。
让全世界永远瞩目历史文化名城瓷都景德镇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