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郑鹏: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景德镇老城叙事(系列十一)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窑窑  发布时间:2016-04-06 10:59:0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景德镇人真实的生活情状与人文特质
  全都写在古镇的弄街窑厂和作坊里(1)
  古镇的弄与街,因为同样是那么逼仄狭窄,镇人曾经是不作区分的。弄堂里阳光照射的时间很短,天空也被凹凸的檐瓦划成一线。开八字门的楼屋必是富商,弄堂幽深安静,却人气寥寥。单门平房的镇民住家,10户20户地挨连着,开门即见,就显得喧闹。冯家昨天豆豉爆肉,江家今天炒碱水粑,都会盛一碗给邻家老幼送过去,物非贵重,却显亲近和睦。

 

 

  用多块门板合上取下的,是操十八般手艺做卖居三兼的店铺,中有高安人的坯刀店、临川人的毛笔店、婺源人的颜料店等。店铺门板隔些时日不用碱粉洗刷得洁净亮白,这店家是绝无面子的。临门高柜台的是商店,徽州佬店主和颜悦色,在台簿上记一笔,就可以赊账。门脸宽大门扇厚重、高阶石鼓加栅门的,不是大瓷行,就是会馆宗祠。

 

 

  穷人与巨贾常常同住在一条弄堂里,却都极力维护着这一点点公共空间的干净整洁与通畅清爽。弄堂稍有积水或随意扔弃废杂物,都是住家与行人觉得丢人现眼的事。偶有小儿在弄堂或弄墙上便溺,人必以管教不严咎其父母。全镇居民严守公约,生活只用杂棍柴,绝无一户偷捡松木窑柴,更不用窑柴烧锅做饭。弄堂的户家,白天门是不必上锁的,夜里也无需窗棂紧闭。在土与火裹挟下的古镇,公德真令人心生感佩。

 

 

  镇民中信仰有别,有去旸府寺观音阁拜佛的居士,有往董家岭清真寺祷告的穆斯林,有到太平巷天主堂做礼拜的教徒,均各得其所,相安无扰。四海之人,为趋利与生计,流徙移居到拥挤的古镇弄堂,但都懂得自我约束恪守规矩,活得和谐而有尊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