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郑鹏: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景德镇老城叙事(系列七)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窑窑  发布时间:2016-03-09 08:45:50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古镇的规制布局  是由昌江河道决定了的(1)
 
  因为对水的依赖,一溜狭长的带状城镇就于河沿洲地聚集起来,南北绵延10余里,东西最宽也不出4里。屋宇房舍密密匝匝,坯房窑厂挤挤挨挨。通津桥、五龙桥、十八桥、落马桥,还有塘塝堧、沟沿上、菱角塘,都只空有其名。为了土地,原有的众多可人溪流和塘洼,连同宽阔的河滩,早被瓷业废料堆填平实,超出洪水位,便建起了居屋窑厂。一年又一年,临岸的河街,渐渐竟变成了内街。
 
 
  所有的瓷业废料都被扔掉,而独独修窑拆换下来的窑砖,却被留了下来,是用于造屋铺路、修地下排水道的上好材料。经高温历练过的窑砖,坚硬无比,砖皮敷一层俗称窑汗的褐亮釉质。全镇的房屋,虽然因移民而呈现纷繁样式,如中国各地民居的博物馆,明末以后却无一例外地都用它砌墙,配以倒窑的窑渣筑护坡,结实牢固且透水性极佳。平房一色全用,楼屋砌至一丈来高,再换青砖竖砌到顶。不经意中,成就了景德镇古弄街建筑鲜明不二的特色。
 
 
  鳞次栉比的房屋窑厂间,或许是约定俗成,很有规律地,大约每50米左右,就会留一条东西走向的弄堂,多在2米见宽,连通河沿与市井深处。河滩堆填出的新城区,接续着东面城区原有的老弄,仍留出同名的新弄堂延伸到河岸。以河街为界,东边的叫上弄,西边的叫下弄,上弄富户居多较为清幽,而下弄平民聚集稍显俗杂。弄堂取名粗犷随意,或以姓氏如刘家弄,或以行业如铁匠弄,或以识物如牌楼里,或以货贸如酱油弄,亦或以祈福如祥集弄,百多条弄,不一而足。
 
 
  阻路会遭人共斥,故上弄下弄所有住家商铺、坯房红店,均不稍设障碍,以利挑夫贩卒、劳工民众行走劳作,各类资货通畅运输。是为古镇之纬。相邻弄堂之间,又有南北走向的弄堂连接,多可串通数十条弄堂,亦属便利;其中以河街最长,可将古镇南北贯通。是谓古镇之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