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的浪漫-千年景德镇
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像景德镇这样,一千多年来始终和某一种手工业生产紧密联系着。景德镇瓷文化的独特价值不仅在于已出土和仍埋藏着的极丰富的古瓷,更为难得的是这里仍然遗存着庞大规模的、完整复杂的古瓷业体系,它所包含的原料产地、交通道路、水运码头、作坊窑房、商铺民居、墟池衙署、技艺民俗等,依托于自然山水、社会经济和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堪称人类与自然完善结合的典范,这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而在工业化高速发达的今天,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竟然还有人在做着和古人同样的事情。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让我们在此得以回味千年瓷文化:古法烧瓷、作坊原貌,传承千年的古窑仿佛穿越时空般,原汁原味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窑房—火与土的神奇交融
走进古朴幽暗的镇窑窑房,时光仿佛倒流百年:被踩得溜光的黄土地面,粗大遒劲的木构架,周身被一箩箩烧瓷器的陶制匣钵所包围。窑炉的内部高耸、狭长,内壁上仿佛还闪着瓷釉的光泽。抚摸着窑壁上细致的砖缝,仿佛可以想象当年窑工师傅砌瓷窑时的虔诚。手捧一把匣钵里的糠灰,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从远古吹来的秋风,弥漫着千年窑焰的气味,飘荡着高岭土的芬芳。两千多年前,远古陶瓷匠人,就已经揭开了你制瓷历史的序幕。古窑,你殷殷守望的身影,还在静听悠然的瓷音。对着明净的天空,诉说着时光的变迁,诉说着千年的悠悠瓷思。
柴垛—瓷国的金字塔
走出坯房,步入窑场,一堆堆柴垛便展现在眼前。柴垛是由烧窑用的松柴砌成的“房子”,它是景德镇独有的“建筑物”,实际上就是过去烧窑用的燃料的储存方式。码成房屋一样的形式,是为了防止松柴被雨水淋湿,下面留了一个通风口,是为了防止长时间堆放而发生糜烂或产生自燃,同时还省去了建造窑柴仓库所需的费用,可谓是一举三得。在景德镇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里窑,十里焦。”意思是说烧一窑瓷器,要耗费十里的树林,由此可见烧窑的不易。
景德镇窑,简称镇窑。而传统中以柴为燃料,又名柴窑。它是古代著名的瓷窑。据明代文献记载,当时宫廷中所收藏的珍贵瓷器,把柴窑器推放首位。烧柴窑所用的木柴是松木,这些松木大小均匀,层层码砌,最上面码成尖顶,就像一座小房子,呈金字塔状,真是处处都是学问呀。
高岭土和红色的窑火,一色青砖硬山墙和灰色瓦楞的传统手工制瓷作坊,无数松林砍伐成金字塔般的窑柴柴垛!没有哪个城市,能像景德镇这样将城市与山乡的色彩情调气息融为一体,将历史和现在熔铸一起!
每年镇窑点火一次,一切流程都是按照古法全凭把桩窑工经验操作。燃料是马尾松木,听介绍每烧一次要用去足足40吨的松木。经过窑烧后出来的成品,松脂渗入瓷器的毛坯中,色泽淡雅,手感温润。是现代气窑所不能比拟的。
从一块块泥巴变成精美的瓷器,真的是件很神奇的事情。古法的七十二道工序。景德镇人世世代代以手艺为荣,千年守望、生生不息。而古窑的老艺人通过几十年的摸索,一生只从事一项工作,将经验的积累,做到极致,或许这就是景德镇瓷器的秘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