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专题报道景德镇古窑《旅游让非遗“活”起来》
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5A级旅游景区。在这个中外陶瓷文化爱好者的“朝圣”之地,流传着经久不衰的瓷业神话,活跃着不少手工制瓷的老艺人,演绎着系列传统瓷窑的复烧故事。说到这里,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可以说,作为土生土长的瓷都人,他亲身参与和见证了古窑民俗博览区的成长历程,用满腔热血推动着陶瓷非遗的传承创新。他就是陶瓷文博专家、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
满怀深情传承陶瓷非遗
笔者赶到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时,已过下午三点。在一楼的一间办公室,笔者见到了周荣林,慈祥的笑容、亲切的握手示意和一句“请坐”拉开了“攀谈”的序幕。健谈的周荣林如数家珍般讲起了他在古窑民俗博览区的经历。
1988年开始,周荣林就开始担任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馆长,兼古窑厂厂长。2009年退休后,受古窑民俗博览区董事长陈武平的聘请,周荣林担任了古窑文化研究院的院长、古窑民俗博览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办公室主任、古窑民俗博览区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办公室主任。
周荣林认为,旅游业的繁荣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新机遇。从2009年起,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明清御窑六式窑等陆续复建复烧。其间,周荣林起到了“总工程师”的作用。
“我们是满怀深情,投入家乡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周荣林说,“在复烧宋元明清历代柴窑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力求尊重历史。比如明代的葫芦窑,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不仅有记载,还有插图,我们就是依据这些来修复窑炉的。”
此外,周荣林还利用自己广泛的社会关系,组建了一支由文博专家、陶瓷学院教授、工艺美术大师、民间老艺人组成的“景德镇历代瓷窑复烧专家顾问团”。每次古窑复烧前,他都要召开研讨会,为复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生产性保护”促文旅融合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陶瓷非遗,周荣林结合旅游开发理念,提出了“生产性保护”。
“我曾长期从事陶瓷文博学术研究,但是后来发现,对于陶瓷生产这一类传统手工技艺,单靠纸上谈兵,不能让陶瓷技艺得到真正保护。若通过‘以师带徒’的方式,按照传统的技艺要求和工序进行产品制作,结合旅游观光,传统技艺在生产线上就可以传承下去。”周荣林说,2009年,古窑民俗博览区在江西省内最早提出了非遗“生产性保护”。
目前,古窑民俗博览区恢复了十几条传统制瓷生产线,活跃着200多位手工制瓷的老艺人,拉坯、利坯、画坯、上釉、烧窑……一道道制瓷工序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
周荣林说,历代瓷窑系列复烧这个文化创意项目,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生动典范。“陶瓷非遗是古窑民俗博览区的核心竞争力,非遗的合理组织与完整保护,成了景区难得的景观与资源。从进行古窑复烧以来,这里的游客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是非遗成就了古窑。”与此同时,古窑民俗博览区的旅游业发展,也带动了陶瓷商品的销售,使得景区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非遗保护。
瓷文化搭上旅游快车
如今,古窑的瓷文化已搭上了旅游的快车,形成了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了非遗保护与景区发展的双丰收。在周荣林看来,旅游让非遗“活”起来,而且“活”得更精彩。
按照计划,古窑民俗博览区在今明两年将复建复烧清代的狮子窑,之后周荣林还将致力于复建复烧煤烧瓷窑、油烧瓷窑、气烧瓷窑等,最终建立一个中国历代瓷窑博物馆,完整展示传统手工制瓷体系。
同时,周荣林表示,景区将致力于打造成一个具有科普意义的知识型景区。“陶瓷文化包括哲学、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内容。景区的景观、导游员的讲解、文字的展示传递着各种知识。”接下来,景区还打算建设一个“收藏之家”,并将深入挖掘瓷业“窑神”童宾的故事,增强景区的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