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五年 秉持活态传承 展望未来 软硬实力助飞

在深耕陶瓷历史文化的道路上 古窑一路奔行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小鱼儿  发布时间:2013-01-07 16:33:1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从2008年5月25日开始合作试营,同年8月25日正式签署合同,我永远也忘不掉这个日子,一转眼,就要5年了。”古窑民俗博览区管理处主任陈武平坐在他那间面积不大,但独具文化韵味的办公室里,若有所思地对记者说了这样一段话。

  的确,在这不到5年的时间里,每一个关注我市陶瓷历史文化发展的景德镇人都会注意到古窑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得到如此成绩和改观的古窑就此停步了吗?不,还远远没有,再过五年,古窑必将呈现出另外一幅更加迷人的模样。

 

回首五年:为陶瓷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2年瓷博会如约与五湖四海的来宾们见面,古窑民俗博览区也没有食言,在今年瓷博会期间,景德镇陶瓷史上第四座典型古柴窑——宋代龙窑在景区内成功复烧。此前,同样是在古窑民俗博览区内,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相继成功复烧。陈武平和他的团队究竟为什么要执意重建并复烧这样一座座古瓷窑呢?这些古瓷窑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它们究竟承载了景德镇多少不为人知的往事?他们能否为景德镇重新找回昔日的光荣与梦想?

  从古至今,景德镇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着一种叫“瓷器”的物品。瓷器,因为其款式精美,工艺精湛,自古以来让全世界为之痴狂。这样一件件凝结了无数良工的心血与智慧的瓷器所散发的光芒背后,造就它们的历代古窑却被历史尘封。毫无疑问,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古瓷窑占据着显赫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的古瓷窑造就了景德镇的陶瓷文明。

      对于这样一段文明,要不要保护传承?答案是肯定的。

  2009年10月,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成功举行了清代镇窑复烧仪式,清代镇窑同时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从此开始,古窑民俗博览区开始走上了一条在复烧中进行保护的“活态传承”道路,在展示中国陶瓷发展史的同时,又将这一行将消亡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保护。

  在相继复烧古瓷窑的过程中,为了同时保护古老的手工制瓷技艺,古窑民俗博览区在成立之初就把众多手工制瓷老艺人集中起来,把传统的窑房、作坊、古建筑保护起来,把这里打造成一扇了解瓷都历史文化的窗口。

  复烧景德镇历代传统瓷窑的依据是景德镇瓷业发展史的具体事实和历史原貌。据介绍,景德镇传统制瓷窑炉经历了从龙窑、馒头窑、葫芦窑,最后到蛋形窑的发展历程。熟悉景德镇制瓷历史的人都知道,瓷业有两大行,它归纳起来有烧、做两大行,督陶官唐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瓷器之成,窑火是赖”。瓷要成器,最后就是靠一把火。烧炼需要窑炉,  
  没有窑炉、没有燃料、没有技艺这几大要素,也形成不了烧炼生产的成果。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景德镇窑炉发展史也反映了景德镇陶瓷发展史。

  古人对窑炉结构都是通过几百年慢慢摸索、一窑一窑不断调整才完善的。当时,复烧第一项工作就是恢复镇窑的原貌。古窑民俗博览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复烧之初,他们不仅恢复了古柴窑的物质形体,而且还组织了烧炼生产,这就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获得保护,既保护了文物也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什么当年的景德镇会成为世界瓷都?就是因为古瓷窑。”陈武平在采访中这样告诉记者。古窑民俗博览区之所以把景德镇历朝历代的古瓷窑“倒着”往回烧,就是为了展示祖先留下来的智慧,再现景德镇的陶瓷发展史。为什么我国其他陶瓷产区发生过断代的情况?陈武平说,那就是因为他们的窑系发展断代了,窑的发展和陶瓷产品的发展息息相关,窑得不到发展,陶瓷生产水平也得不到持续进步。

  景德镇古瓷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史,之所以要把景德镇历史上的历代古瓷窑进行复烧,就是要给后人留点精神财富,让他们知道景德镇一千多年的陶瓷历史是怎么延续下来的。

  “如果人们只站在遗址上,如何能从中读懂文化?如果只把古瓷窑恢复起来不复烧的话,何谈传承?”古窑民俗博览区负责人说:“如果让游客在现场看,把桩师傅在一旁用嘴巴说,这怎么可以说得通?这种传承是不纯粹的传承,是打了折扣的传承。”

  他认为,景德镇灿烂的陶瓷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进行系统发掘和梳理,很多一直以来支撑陶瓷文化发展根基的文化将会被埋没,窑系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他说,要将这一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展示,只能在景德镇才能做得出来。“一直以来,景德镇的窑系没有发生过断代的情况,景德镇的陶瓷发展史记录下了完整的中国窑系发展文化。”他说,中国的陶瓷发展史,其他的城市都做不出来,只有景德镇才可以,为什么?古瓷窑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其中的意义十分重大。

  在陈武平的记事本中,有这样一页媒体报道的记录,上面显著记录着央视《新闻联播》对古窑进行的7次报道:

  2009年10月19日,清代镇窑复烧点火仪式在古窑举行。

  2010年1月24日,明代葫芦窑将在景德镇古窑复烧。

  2010年6月12日,全国文化遗产日,古窑举行清代镇窑复烧(第2窑)点火仪式暨明代葫芦窑挛窑开工仪式。

  2010年10月20日,明清古窑复烧传统制瓷技艺在古窑重现。

  2011年10月20日,景德镇元代馒头窑首次点火复烧。

  2012年 6月9日,全国文化遗产日,古窑举行“活态传承,重在落实”座谈会,宋代龙窑奠基仪式和明代葫芦窑复烧仪式。

  2012年10月19日,宋代龙窑复烧点火仪式暨元、明、清三代瓷窑同时复烧活动。

  在五年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古窑民俗博览区吸引了包括耿宝昌、马未都、纯一法师、张纪中、王刚、唐国强、张铁林、吴静钰、陈建斌、李宗翰、徐千雅、何沐阳、王雪纯、徐克、郎昆、张元、李昕芸在内的大量名人造访,他们纷纷表示,古窑民俗博览区在保护与传承陶瓷历史文化的道路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建5A:努力实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德镇“零”的突破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旅游景区最高等级荣誉,代表了世界级旅游品质和中国旅游精品景区的标杆。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独具特色的以陶瓷历史文化为主的景区,古窑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则成了全市上下为之奋斗的目标。从一定层面上来说,古窑民俗博览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能否成功,关乎我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否能实现零的突破。通过景区质量的提升,对促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作用重大,既是我市发展的重点,也是未来我市经济发展的趋势。

  古窑民俗博览区作为展示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的特色景区、景德镇手工制瓷工序的传承地、千年窑火的续烧地,它有实力问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一旦问鼎成功,景德镇在5A级旅游景区上将取得零的突破。

  从一开始,古窑民俗博览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工作就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副省长朱虹高度关注古窑民俗博览区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他曾先后5次对古窑创5A工作作出批示。尤其是在2012年9月7日和9月17日,时隔10天,朱虹两次对古窑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作出批示。朱虹在两次批示中分别表示:一、古窑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列入江西省政府2012年工作报告,各级要竭尽全力,确保成功,向全省人民有交代;二、祝贺古窑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取得突破性进展,望继续努力。

  2011年11月30日,在古窑民俗博览区隆重举行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启动仪式,市领导邓保生、汪立耕、于秀明、史文斌、曹雄泰、余振泰、沈薇、熊浩、王祖庆,省旅游局副巡视员曾宜富,以及市文广局、市旅游局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市委书记邓保生宣布仪式正式启动并题词:创5A景区、创旅游特色、不断呈现瓷都魅力!

  2012年4月1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昌林就古窑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召开专题协调会,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秀明,副市长汪剑平、副市长熊皓一同在会上听取了古窑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讨论了古窑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刘昌林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市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三张主牌之一,积极推动古窑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全力打好旅游主牌的重头戏。

  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窑民俗博览区成立了工作小组,投入巨资对景区软硬件进行全面整治;系列复烧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同时古窑还完成了几千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从细节上让游客感觉到古窑民俗博览区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加齐全。古窑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着重推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瓷都品牌价值,走有国际特征、瓷都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真正实现文化与旅游、文物保护和利用与旅游相互融合,将景区打造成国内外知名陶瓷文化旅游博览区。为协调创建5A各项工作,市文广新局局长艾春龙和市旅游局局长尧宁生指导推动景区创5A工作,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潘一莹协调督导,市旅游局副局长洪文艺全程跟进古窑创5A工作。

  在创5A级旅游景区的过程中,该景区还将“中国服务”理念植入其中,形成了除了硬实力的同时,古窑对自身的软实力格外看重。在中国的旅游行业中,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从旅游设施等“硬条件”来看,中国并不落后,真正有差距的是软条件,其核心就是服务。为了更好服务游客,古窑民俗博览区针对旅游消费特点,提出对游客有针对性的服务。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市场细分越来越复杂,继而带来旅游服务需求的多样化。游客不再满足于模式化、批量化的旅游方式,更愿意使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

  在古窑民俗博览区看来,国内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基石,国内居民是旅游客户的主体,提高国民生活品质是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立足于国民消费,服务大众民生,将景德镇灿烂的陶瓷文化与每一个到古窑来参观的游客共享。

 

未来五年:在文化大发展的春天里 朝着光明的前途一路奔行

 

  谈及未来5年古窑民俗博览区的发展,陈武平的心思还是在“窑”上。虽然和5年来一样,还是在窑上做文章,但其中的意义远不止之前复烧历史上的几个古瓷窑那么简单。
他说:“我想把全国各地各个历史时期的瓷窑全部恢复起来,在景德镇打造一个中国历代瓷窑博物馆。”在与陈武平的交谈中记者感觉到,对于这个计划,他早已成竹在胸。他告诉记者,在恢复全国各地历史上的瓷窑的工作中,除去古窑民俗博览区内已经成功复活的古瓷窑之外,他准备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恢复景德镇御窑厂内的御用窑炉,如:青窑、龙缸窑、风火窑等。据历史文献记载:明清景德镇御窑厂“为窑式六:曰青窑、曰龙缸窑、曰风火窑、曰色窑、曰爁熿窑、曰匣窑”。他们将根据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等,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绘制符合历史原貌的窑炉图纸,复建复烧御窑厂“六式窑”;第二步计划恢复的是景德镇二十世纪典型瓷窑系列。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二十世纪制瓷窑炉有多样的变化和快速的发展,其典型瓷窑有:煤烧圆窑、煤烧隧道窑、油烧隧道窑、气烧隧道窑、气烧抽屉式(梭式)窑,将其复活有利于展示景德镇近代陶瓷发展史。第三步,将汝、官、哥、定、钧等中国历史上三十多个著名瓷窑炉在博览区中进行集中展示。通过展示制瓷窑炉的发展史把中国的陶瓷发展史展现在世人眼前。

  纵观全国各大产瓷区的窑系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有景德镇的窑系没有断代,这从景德镇各个历史时期出产的陶瓷艺术品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为景德镇乃至全国陶瓷行业留下了珍贵的、不可复制的历史印记。

  古窑民俗博览区负责人说,在全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知名度较高的窑有二三十个,如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吉州窑、越窑、龙泉窑都是其中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在恢复过程中,除了景德镇窑以外的全国其他著名瓷窑炉,都计划采用高科技手段,利用动漫、文字、图片等形式把这些在中国制瓷历史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瓷窑展现出来,同时,把这些窑中出产的瓷器一同进行展示,等到这个博物馆建成,古窑民俗博览区将组织召开全世界博物馆高层论坛,届时,这将是一个世界级的博物馆,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博物馆,一个世界陶瓷爱好者朝圣的博物馆。让世人了解,他们为之倾倒的瓷器究竟是从哪里生产出来的,哪种窑炉烧造出来的。

  谈到构思中的这座中国历代瓷窑博物馆建成后所带来的意义,古窑民俗博览区负责人说,西安的秦始皇陵如果没有兵马俑,如何说明秦朝军事实力的强大?北京如果没有故宫,怎么说明这座城市的历史地位?同样,如果没有中国的历代古瓷窑的一步步发展,景德镇的千年陶瓷文化如何才能一步步买上世界顶峰?建成中国历代瓷窑博物馆的意义就在这里,这座博物馆的建成可以把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历史地位提高,同时把中国陶瓷历史的缩影集中这里。他说,文化是供多数人享受的而不是供少数人拥有的,我们把窑做出来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享受中国的陶瓷文化,这将为景德镇甚至为中国、为世界陶瓷文化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陶瓷、航空、旅游三张主牌的发展理念。古窑的发展很好地策应了市委、市政府的发展理念,既充分挖掘保护了陶瓷历史文化,又大大促进了景德镇旅游产业的发展,让尽可能多的游客来到景德镇,来到古窑民俗博览区享受文化,了解景德镇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现在,全国各大产瓷区都在围绕柴窑做文章,既然这样,我就想建设一个中国历代瓷窑博物馆,因为现在国家也提倡这种做法,在将来肯定会是个趋势。”陈武平说,这个博物馆建成之后,不仅是个历代瓷窑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个工业博物馆和科技博物馆,这很有意义。

  早在2010年9月,江西省世博办、上海世博会江西省筹备委员会授权景德镇市作为唯一重建世博江西馆的城市,同时,他们将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无偿提供给我市。而今,世博江西馆已经明确将在古窑重建。陈武平介绍,世博江西馆建设将投资2亿元,设计规模为12000平方米,馆内有顶级陶瓷精品展示,200平方米的瓷乐演奏厅,长达100米展示传统72道制瓷工艺的动漫演示长卷暂定名为《盛世景德镇 唐英1728》,此外还有200平方米的4D影厅和“江西风景独好”大型投影屏幕。同时还将开发名为“古窑印象”的夜景旅游,打造一台座位数为1000个的立体全景式大型歌舞剧暂定名为《昌南瓷韵》,并力争拿到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届时,古窑又将诞生几大可游可玩可赏可长见识的新景点。

  除了硬件上的规划,在未来的发展中,古窑还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从宣传、营销方面加大力度,促进景区发展,只有把人流量做大了,吸引更多的人到景德镇,到古窑民俗博览区来参观,这才是景区不断发展的意义。古窑民俗博览区负责人说,除了景区之外,古窑民俗博览区还想联合伊龙大酒店,用浮梁茶、景德镇瓷和江西赣菜文化相融合的模式,走出江西,推向全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景德镇灿烂的陶瓷文化、浮梁生态茶文化和江西赣菜文化家喻户晓。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景德镇调研时指出:瓷都文化旅游完全可以打造成国际性品牌,“古窑民俗博览区不仅是景德镇的,更是世界的。”江西省副省长朱虹在旅游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古窑民俗博览区是江西旅游的一匹黑马。”古窑,这匹旅游业的“黑马”,正在文化大发展的春天里,朝着光明的前途一路奔行!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