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博会]世界因“瓷”而精彩,复烧窑火亮瓷博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小鱼儿  发布时间:2011-10-18 11:33:23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元代馒头窑复活点火仪式暨开窑认证仪式亮相瓷博会

“珠山八友”陶瓷艺术论坛

■金秋送爽 瓷音缭绕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这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几十年前写下的两句名言,以此来盛赞景德镇制瓷的历史和文化。瓷都的工艺技术之精、烧制的产品之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对世界文化和艺术创新起到了良好的传承作用。

        今天昌江欢歌颂盛世,珠山张臂迎嘉宾;窑火奇迹绽光芒,世界因瓷而精彩!清新的空气、清爽的瓷香、清洁的市容,清雅的氛围,让金秋十月的景德镇充满了盎然生机。这一切皆因瓷博会的举办,使千年瓷都处处弥漫青春的活力——2011年10月18日至23日,一年一度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将隆重举行。此次第八届瓷博会期间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上演好戏连台的陶瓷文化大片,将精彩呈现元、明、清三代瓷窑同时复烧的震撼场景:元代馒头窑复活点火及开窑认证仪式,同时点火烧窑和开窑认证的还有明代葫芦窑和清代镇窑,可谓“三窑重燃激情之火,瓷都再掀文化热潮”。出席古窑民俗博览区复烧系列活动的省旅游局领导,央视七套《乡土》、香港有线电视台《聚焦中国》、凤凰网《风范中国》、乐途旅游网、大江网等中央、境外和省、市媒体近七十余家在现场进行报道并共同见证复烧奇迹。

  作为第八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重头戏之一的“珠山八友”陶瓷文化论坛在景德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圆形会议厅开坛论道。此次论坛由景德镇市文广文物局主办,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承办。参加此次论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北京观复博物馆馆长、著名陶瓷鉴赏家马未都、上海博物馆研究员、文博专家陆明华、南京博物院研究员程晓中、天津博物馆研究员刘渤、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发部主任张鹏、深圳博物馆研究员郭学雷、北京教授刘永刚等人将汇聚一堂,以“珠山八友”为题展开学术交流,进一步深化探讨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内涵,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景德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

■三窑复烧 非凡创举
  
  景德镇因瓷而闻名于世,是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景德镇官窑集中了从元代至清代优秀工匠和最好的原料,烧造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瓷器,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典藏。在这里既有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又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千年以来,景德镇窑火不断,薪火相传。

  在本届瓷博会期间,举办如此密集的三窑复烧活动,可谓是一种创举,更是一种挑战。由此更让世人感知瓷都的文化魅力和创新精神,在景德镇以及全世界制瓷业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景德镇历代典型瓷窑包括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和清代镇窑,馒头窑作为景德镇宋元明时期使用的典型瓷窑之一,以窑形近似馒头而得名。有的馒头窑窑床的平面呈马蹄形,故又称马蹄形窑。馒头窑属半倒焰式窑炉,火焰自火膛喷向窑顶,再倒向窑床,烟气从排烟口、竖烟道、经烟囱排出窑外。烧成温度可高达1300℃,并可形成还原气氛。经景德镇窑工的不断探索,元代馒头窑的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达到了我国传统瓷业此类窑炉的最高水平。

   据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管理处主任陈武平介绍,10月20日上午进行景德镇元代馒头窑复烧点火仪式,同时复烧明、清两代瓷窑;23日上午举行景德镇元代馒头窑开窑认证仪式。陈武平认为,复烧之路既是陶瓷业界科学发展的选择,也是一个历史名城创建优秀品牌的契机,传统手工技艺只有在生产中才能得到有效保护,比如把桩、驮坯、架表等手工绝技在烧炼过程中才能得以传承,因此只有让窑火生生不息,才可以让瓷窑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永久地传承下去,把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技艺转化为生产力造福后代。

  其实,2009年10月举办的第六届瓷博会期间,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就成功地进行了清代镇窑的复烧,荣获吉尼斯世界最大柴窑纪录,使那座全球唯一的260.03米的柴烧瓷窑绽放出历史的光芒;随后在2010年6月全国文化遗产日,清代镇窑第二窑复烧点火并获得成功;而2010年10月明、清两代瓷窑亦同时复烧,其烧制的精美绝佳的瓷品马上被博物馆收藏。如今,800年前的元代馒头窑将复活点火,而且穿越时空,元明清三代典型瓷窑同时烧窑的创举,再次点亮了整个瓷都。

  一次次的成功复烧其意义恰在于:既能向全世界证实景德镇千年制瓷史,又能证实瓷都烧窑技艺永远不会断代!对制瓷业来说,手工技艺传承必须有一个载体,逐年复烧景德镇历代的典范瓷窑,恢复明清经典瓷器传统作坊的手工制瓷生产流程,就是保护瓷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还原历代窑炉本貌,再现陶瓷汗青文化,已成为古窑民俗博览区今天的第一使命,并以此彰显出三窑同时复烧带给全社会的特殊文化意义。

■挑战之路 多方关注

  当然,在复烧之路上也时刻充满着挑战。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元代馒头窑的重建和复烧的艰难过程。由于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倾注了一大批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老艺人的心血和汗水,因而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赞誉。

  2011年3月4日,市文广局下发《关于成立景德镇元代馒头窑复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团的通知》。市文广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和博览区管理处主任亲自担任复烧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著名的国家文博研究员担任专家顾问团的团长。专家顾问团的专家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学院教授,部、省、市陶瓷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文博研究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

  2011年3月25日,专家顾问团的10多位专家到湖田古瓷窑遗址和珠山御窑厂遗址实地考察了馒头窑遗存。通过观察、测量、分析和研讨,基本了解了馒头窑的结构、砌法和砌筑材料等。

  2011年3月底,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管理处和景德镇窑炉学会组织专家和高级工程师开始绘制元代馒头窑窑炉图纸。5月13日,专家们对草图进行了研讨,确定了馒头窑窑炉的基本尺寸:窑长2.9米、窑宽2.8米、窑高2.4米,烟囱高7米。

  2011年5月10日,景德镇元代馒头窑窑房修复工程开工仪式举行。窑房建筑面积238平方米,窑房建筑适应馒头窑窑炉修建和烧炼生产的需要,形式风格为元代特色。

  2011年6月11日全国文化遗产日期间,古窑民俗博览区举行了元代馒头窑窑炉奠基仪式。2011年8月26日,元代馒头窑营造工程竣工。一座完整的元代馒头窑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复活,传统窑炉的营造技艺得以传承。

■圣火传扬,期待捷报

  如今,三大窑炉同时点火烧炼,场面蔚为壮观,震撼的历史感得以再现。为此,古窑民俗博览区已做好充足的现场准备。据了解,本次复烧活动吸引了包括省旅游局、市各级领导,文博专家和中央、省、市主流新闻媒体达400余人。

  活动当日,在景德镇御窑厂三圣公祭主会场迎接圣火,途中安排了舞龙狮和腰鼓表演,为点火复烧活动增添气氛;而在主会场内,瓷乐团的演奏将把三窑复烧活动推向高潮。而一切都得益于前期的完善备战,才使今天能够令万众期待佳音。

  连续三年的一次又一次成功复烧,在屡创奇迹中饱含着复烧者陈武平先生那颗拳拳爱瓷心。每次复烧可绝不是简单的“点火、烧窑、开窑、认证”这四步,里面含着相当多的创新。比如几个月前“非遗日”的复烧展现的是四个亮点:一是复仿制了首都博物馆的6件景德镇古瓷藏品;二是装烧的6518只青花碗全部由古窑民俗博览区清代圆器作坊的老艺人全手工制作;三是高温颜色釉瓷的釉料由景德镇颜色釉瓷世家传人李端祥使用祖传秘方配制;四是烧成了由几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设计的传统茶杯。这都说明复烧技艺传承已达到新高度,对景德镇市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是非常有力的推进。

  景德镇在千年的陶瓷发展历史中,承载和累积了许多独特的制瓷技艺和瓷业习俗,创造了无数绚丽多彩的陶瓷文化,特别是手工制瓷技艺和传统窑炉作坊营造技艺,更是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瓷窑炼就千年瓷都,系列复烧彰显中华文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复原各种典型瓷窑并进行传统柴窑烧炼,抢救和保护将要失传的传统名瓷制作技艺,对陶瓷文化遗产的传承无疑做到了最好。

  此次三座古代典型窑炉的修复和复烧,是有效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典范。按照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系列复烧计划,2012年景德镇宋代龙窑的复烧也将展开。一座千年瓷窑活的博物馆将出现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群贤云集论道珠山八友,文化传承举火古代三窑。奇迹和创新无时不刻激励着景德镇,让这座瓷都更具时代永恒的魅力。窑火见证奇迹,复烧绽放光芒。点燃的不仅仅是那几把窑火,而是要让延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文明的精神之火永存!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