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心声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小鱼儿  发布时间:2012-06-14 09:29:2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Fl201206140955539817.jpg

胡家旺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精神的热潮中,我们又迎来了2012年“文化遗产日”。在这值得庆祝的日子里,我深感党和政府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关心。促进了我市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景德镇的传统陶瓷窑炉营造技艺、烧成技艺是随着我市千年制瓷技艺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历代传统陶瓷窑炉的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的传承、发展,就没有瓷都的辉煌。延续了景德镇的千年不断的窑火,曾为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传统窑炉渐渐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千年的文化积淀,传统技艺的高超,深深地影响我们今天的生活、生产,其承载着物质的、非物质的陶瓷文化遗产。

  我这个从事陶瓷生产50多年的老工人,从事窑炉营造、烧成工作一辈子,成为了把桩师傅。2003年,曾被《中国收藏》杂志称为景德镇的最后一位把桩师傅。这虽然是对我过去从事的工作和技艺的一种肯定,但我都不希望自己是这个“最后”的,不希望景德镇独有的传统技艺在我以后消失。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古老的传统窑炉营造、烧成技艺又喜迎春风,博览区为保护、恢复和发展景德镇传统陶瓷生产文化、技艺,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先后恢复古陶瓷生产作坊,恢复营造了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等复烧成功,现在又在筹建宋代“龙窑”,再现景德镇千年不熄的窑火,使景德镇千年烧瓷的窑炉营造、烧成技艺得到挖掘、恢复、传承。

  使我这个快要消失的职业又有了用武之地。使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得到保护、传承。

  传统窑炉营造和烧成技艺不同于其它的技艺,可以一家、一厂或一个人可以去完成。而窑炉的营造、烧成技艺是个特殊的行业,需要一个团队,需要一定的规模的平台。而且烧成技艺要靠不断的生产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才能得以保护、传承。由于博览区古窑恢复众多的古传统窑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此好的平台,而且组建了一个复烧团队,并培养了一批复烧骨干,使得这个快要消失的职业得以保护。传统的技艺得以传承,后继有人。

  在此,我要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怀,感谢博览区陈总为保护、传承优秀的传统陶瓷文化做出的贡献。

  我深信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一定能为我市的陶瓷产业的发展再创辉煌。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