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采访报道我景区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小鱼儿  发布时间:2009-06-13 08:12:5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公元1004年,宋真宗赐年号“景德”命名昌江边上的瓷器产地————江西浮梁县昌南镇,景德镇的历史从此开创。
    宋代,景德镇在五代青瓷和白瓷烧制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创烧出“光致茂美”的青白瓷,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并普遍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 等工艺,在装烧工艺上先后采用了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初步建立。元代,景德镇制瓷工艺的突出表现在 于,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绘技术,这为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工艺基础。明、清两代,景德镇手工制瓷 业达到了一个巅峰。

  “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陶瓷,支撑了这座城市的千年发展,景德镇也因而积淀了长达千年的制瓷文化。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天工开物》

  见到76岁的王炎生时,他正坐在“辘轳车”前“拉坯”。用搅车棍一拨,“辘轳车”立刻旋转起来,泥料在他的手下逐渐变成了一个碗。他的动作,因为熟稔而显得格外轻灵。

  “要用力均匀,没有空气才不会起泡,做得死就圆,做得活就不圆,我做得纹丝不动。”从11岁开始学徒,“拉坯”60多年的王炎生对他的手艺自有一份骄傲。瓷土养人,他整天跟泥料打交道的双手几乎没有多少皱纹,甚至可以用光洁来形容。

  对王炎生来说,“造型”全在脑子里。一次成型做葫芦是他的绝技,在景德镇也只有他能拉出多节而中空的葫芦,最多可以做出13节!这也让他无可争议地成为景德镇手工制瓷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拉坯”仅仅是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中的一道工序。“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道。

  “拉坯”的下一道工序是“印坯”,就是把初步干燥的泥坯倒扣在相应的土模型上面,从四周拍打。尔后进入的则是“利坯”,也就是用利坯刀对表面厚 薄不匀、凹凸不平的地方进行旋削。“利坯”之后还有清洁泥坯表面的“补水”、专门修整碗底的“挖坯”、描绘图案的“画坯”、施釉的 ,“刹合坯”,经过施釉的坯晾晒之后,才能送往窑房烧制成瓷。

  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督陶官唐英编写《陶冶图说》,用20幅图和工艺操作的解说,对景德镇清代制瓷工艺进行了形象的说明总结:采石制 泥;淘练泥土;炼灰配釉;制造匣体;圆器修模;圆器拉坯;琢器做坯;采取青料;拣选青料;印坯乳料;圆器青花;制画琢器;醮釉吹釉;旋坯挖足;成坯入窑; 烧坯开窑;圆琢洋彩;明炉暗炉;束草装桶;祀神酬愿。

   79岁的陈圣发是以高超的“利坯”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利坯全靠经验和手感,陈圣发10岁到景德镇学徒,到19岁才“脱 手”出师独立做工。在数十年“利坯”生涯中,陈圣发修得耐心和好脾气,他细细说起“利坯”的要领:“‘利坯’要利出厚薄均匀、里外一致,我们行话要叫‘修 样款’,利得每个都一样。圆器利外不利里,琢器里外都利。”所谓圆器,是一次成型的坯,如碗、盘、杯;琢器则是需要粘合才能做出的坯,如瓶、缸。“作者, 一户所作器也,各户或有兼作,统名曰作。”所谓作是指坯坊,也就是陶瓷生产过程中的成型环节,不同的坯坊生产不同形状的坯。

  在景德镇手工制瓷业发展巅峰的明、清两代,“作”分为官古器作、上古器作、中古器作、小古器作、满古器作、粗器作、洋器作、雕镶作、冒器作、子 法器作、脱胎器作、大琢器作、定单作、仿古作、填白器作、碎器作、紫金器作等等。到了清末民初,坯坊就只分为3大类,即圆器作、琢器作和镶器作。三行有异 同,各分厂棚,互不兼顾。

  “作”有“六脚”,包括6个重要环节和位置,“拉坯”、“印坯”、“利坯”、“挖坯”、“打杂”、“刹合坯”,有的还加上“画坯”,称为“七 脚”。每个环节自有其工序,应用的工具也相当复杂,如“拉坯”、“利坯”、“挖坯”、“画坯”打圈都需要用到“辘轳车”。“光‘刹合坯’就有5个工序,包 括沾釉、碗底上釉等,要用到沾釉钩、荡釉盏、促釉盅等。”专司“刹合坯”的曾香生也已71岁高龄。

  如今,景德镇保留下来的坯房屈指可数。王炎生、陈圣发和曾香生这样的老艺人得以展示他们高超技艺的地方,是在本地人称作“古窑”的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的“小器作”。

  “小器作”基本保存了景德镇手工制瓷作坊风貌,整个作坊由正间、练泥房、廒间组成。正间坐北朝南,光照充分,通风良好;廒间则是堆放原材料的场 所;练泥房里进行的则是“踩泥”这一原料精制的传统工序。“踩泥”是为了消除泥料中的气泡和内应力,提高成型的可塑性,需要一脚紧跟一脚,一圈沿着一圈地 向中心循进。“菊花蕊,莲花瓣,三道脚板两道铲”,是踩泥工总结出的技术要领。

  在砖木搭建的古老坯房里,恍惚间会以为自己走错了年代。这里没有任何现代工业的痕迹,一个个泥坯整齐地站在一行行晒架上,老艺人们缓慢而有节奏地做着属于自己的那道工序。那一双双神情专注的眼睛,仿佛凝聚了景德镇的千年历史。
属于一座城市的烧造技艺 

  “陶有窑,窑有户,工有作,作有家,陶有所资各行。”   ———《景德镇陶录》

  除了作坊,古窑瓷厂里还保存有目前景德镇最大的柴窑————“镇窑”。成熟的镇窑诞生于清雍正年以后,属平焰窑,综合了龙窑、馒头窑、葫芦窑的优点,是古代最杰出的窑型,烧炼温度最高可达1380摄氏度。

  1996年之后,“镇窑”再也没有烧过。这是一座300担的大窑,“300担”指的是窑炉的容量,坯体装入匣钵叠放起来,30厘米宽、2.8米高称为一“担”,300担的镇窑烧一次,至少需要7万斤松柴,所需坯体难计其数。

   随着现代陶瓷工业的发展,景德镇传统坯房和柴窑减少、消失的速度是惊人的。如今,市内仅余20多处传统坯房和2座大柴窑。

  在现代陶瓷工业发达的今天,手工制瓷技艺传承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手工技艺往往代代相传,王炎生、陈圣发的父辈都是瓷业工匠,而王炎生的子女,却 没有一个从事陶瓷业。他无奈地说,“景德镇的老话就讲‘传子不传女,传里不传外’,可拉坯赚不到钱,他们不肯学。”王炎生的孙子王绍辉今年16岁,这个正 在读高中的男孩是王炎生成为“传承人”后新收的学徒。

  《景德镇陶录》中说,“陶有窑,窑有户,工有作,作有家,陶有所资各行。”这充分说明景德镇手工制瓷行业分工之细致繁杂。正是由于在高度专业化 分工中不断完善,景德镇成为全世界手工制瓷工艺的集大成者,走向了陶瓷手工业的巅峰。在不同时期,其精湛的手工制瓷工艺都是海内外效仿的对象,宋代全国各 地都仿造景德镇青白瓷;明代时日本、法国都有人将学到的景德镇制瓷工艺带回国去,促进了当地制瓷业的发展。

  高度专业化分工,同样决定了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困难重重。因为那些技艺不属于任何一个人,而是一个系统,属于这个城市。

  传统手工制瓷的许多工艺都面临消亡的可能,比如原料生产的踩泥、淘泥等环节,机械化操作的效果确实比手工要好,更能够提高泥的品质,杂质更少。

  现代气窑、电窑的发展,逐渐淘汰了木材消耗巨大、成品率低的柴窑。“无窑可烧”的局面,让有关的技艺保护更加艰难。砌窑、补窑在景德镇被称为 “挛窑”,目前在世的挛窑师傅仅有余云山、余火柱等3人。烧窑时的最重要的“上三脚”,即“把桩”、“架表”、“驮坯”师傅同样屈指可数。

  当然,保护和传承的道路还是充满着希望的。景德镇的种种陶瓷装饰技艺,如青花、粉彩、颜色釉,正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景德镇是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 师最多的城市,王锡良、秦锡麟、张松茂、黄卖九等23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同筑起当代景德镇陶瓷的艺术殿堂。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10万名陶瓷从业者, 凭着“手艺”在这个城市里扎根,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承。

  “景德镇的陶瓷生产本身是有体系的,有其自身的内部联系,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该有自己的体系,这个体系应当层次清晰地反映景德镇陶瓷生产的价值、内部结构。”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国家文博研究员、古窑副总经理周荣林坚定着自己的想法。
在古老窑火中寻找陶瓷的灵魂 

  “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余尝分守督运至其地,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 ———明代文学家王世懋

  景德镇烧炼业有“3年出一个状元,10年出一个‘把桩’”的说法,胡家旺13岁当学徒,几乎干遍了所有工种,20多年后才开始成为“把桩”。“ ‘把桩’是教不出来的,就像不可能教人当将军。”胡家旺说。“把桩”全凭经验,要综合考虑柴火的质量、瓷的品种、天气变化、每个窑的不同,来把握升温曲线 和窑炉内的气氛。

  当30多岁的陈武平站在“镇窑”的窑房里指着一排排窑砖激动地说,“看,挛窑的窑砖都准备好了,完全按老师傅的说法,用牛踩出的泥烧的,烧了两 个月才备齐!”我们刹那间明了:他是认真的。按陈武平的计划,“古窑”的圆器作坊6月底以前可以完成,8月份重新砌筑“镇窑”窑包,9月份“镇窑”就要重 新烧起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