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SHOW | 走进景德镇,感受非遗老手艺的千年传承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8-12-07 08:58:03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从白墙黛瓦徽派山水来到千年瓷都景德镇,即使是一路闭目养神打个小盹都没能缓过劲儿来,老觉得心思还在那些精美雕刻的高墙深院里转悠。可是当我们全国记者采风团一行走进景德镇古窑时,小伙伴们还是被瞬间惊呆了:古法烧瓷、传承千年的古窑仿佛穿越时空般,原汁原味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走进古法制瓷作坊

  2008年以来,古窑民俗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武平先生肩负起保护和传承千年陶瓷文化这一历史使命,开始复建复烧景德镇历代典型瓷窑,至今已经成功复烧了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和明清御窑。

  嵌入地面的瓷都历史,宋元明清依次铺开。

  走进古窑制瓷作坊,见一位埋头拉坯的师傅,让人想起“人鬼情未了”里的经典场景。

  制瓷作坊里的每一道工序,都让我好奇不已,一代又一代的景德镇工匠,就是这样的劳作、沿袭,创造出无数的传世艺术品。

  聚精会神的工作。

  素雅灵动的线条,等待晾干的碗坯。

  如五线谱一样的碗架。

  老爷子稳稳地托着一条碗架,要是换做我,这些碗坯后果不敢想象…

  在我的眼里,在夕阳光影里劳作的老师傅们,最是动人。

  作坊里,我不停的按下快门,回来一看,太多感人的场景,真让我发愁,照片不知怎么取舍才好。

  每个瞬间,都很美。

走进大师

  在古窑,有数十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制瓷工艺大师,我们可以近距离看到他们展示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其中包括了泥料淘洗、泥料炼制、码头揉泥、圆器拉坯、圆器印坯、圆器利坯、圆器挖足、圆器修模、晾坯晒坯、青花绘制、蘸釉荡釉、成坯装匣、砌窑补窑、满窑烧窑、投柴烧炼、红店彩绘等。

  我在古窑里转来转去,沉迷于各位大师的手下功夫,只叹巧夺神功。看着大师玩泥巴玩得炉火纯青,忍不住自己也卷起袖子捏了把泥巴,虽然不怎么成型,却收获了孩时玩耍的乐趣,哈哈!

  高级工艺美术师李建华大师

  笔下生花。

  青花瓷传承人徐玉闺

  非遗传承人汪申芳大师

  古窑扒花粉彩师傅罗细堂,听力不好,专心致志。

  精彩的作品,记载着荣誉。

  大师烧制的瓷壶轻薄如纸,花纹细腻,光亮剔透,令人惊叹。

走进大师

  没想到生产一件瓷器,需要72道工序,这些工序分工明确,每人负责一道,从古至今口耳相传,手手相递,活态传承。

  景德镇传统制瓷包括柴窑烧成和手工成型两种技艺,即“烧”、“做”两大行。

  龙窑

  对于瓷器烧成,景德镇窑工有一句俗语:“一满二烧三歇火。”它概括了柴窑烧成技艺的三个方面,即码匣满窑、投柴烧炼和适时熄火。要掌握柴窑烧成的精湛技艺,绝非一朝一夕练成。

  窑膛

  柴窑有八个脚位,上三脚是架表、驮坯和把桩,下三脚是一夫半、二夫半、三夫半,中间有小伙手和收兜脚。其中把桩是柴窑烧成的技术核心。柴窑的温度很不平衡,温差大,譬如,前部的温度达到1000℃时,后部才300℃,前边已经烧还原焰了,后边还是氧化焰。这就要求把桩师傅掌握好烧窑的快慢,把握好窑内的温度变化和气氛。所以烧柴窑全凭窑工的经验,颜色釉瓷就是利用不同的窑位和不同的气氛烧制出来的。

  窑房内景

  元代馒头窑

  明代葫芦窑

  明清御窑

  古窑秋意,久闻大名的清代镇窑,黄昏之下,沉静而厚重。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 嘉禾夫子

不管你来不来景德镇

都要听这首歌

《让爱复烧》

分线

窑窑:一把火(编辑)
萌
萌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