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强势刷屏!景德镇这下又火了!
最近的朋友圈被《国家宝藏》给刷屏了!在第二期节目中,给窑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属曾侯乙编钟了。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印迹,这些古老的音符中到底还藏有多少秘密?
▲曾侯乙编钟 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
此套战国早期编钟于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
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我们志愿守护曾侯乙编钟,守护历史,守护华夏正音”当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宣读守护人誓言时,那种感动油然而生。
然而,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也有着这样一群姑娘守护着她们心中的“华夏正音”。
为了传承千年陶瓷文化,景德镇古窑“瓷乐团”应运而生,这支乐团也被人们称之为“景德镇市瓷乐团”,她们经过十几年的苦心探索,成功地研制了一套新型民族乐器——瓷系列乐器。这套瓷乐器采用优质瓷土按专业乐器技术要求精制而成,演奏起来清新悦耳,美妙动听,是景德镇瓷器“声如磬”的集中体现。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首创”。
CCTV 7《美丽中国乡村行一一景德镇寻怪觅绝》瓷乐演奏部分
这就是中华的文化自信,这就是民族的自豪,这就是文化软实力。让我们一起守护历史,让世界聆听中国。
窑窑:一把火(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