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德 镇 陶 瓷 文 化
景 德 镇 陶 瓷 文 化
在中华大地之上的江西省东北部,有一座以制瓷闻名于世的城市,它就是受世人所称誉的瓷都
——景德镇。
景德镇市人口140多万,面积5248平方公里,辖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是江西省直
辖市。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鄱阳湖东端隆起的植被葱茏的植被葱茏的丘陵,使这座历
史名镇风光旖旎,充满神奇。
在战国时期,景德镇市就开始了制造陶瓷。唐代制瓷业已初具规模,宋代景德镇制瓷业有很大发展,宋景德元年,因造御瓷得到真宗的赏识,而改用皇帝年号,易名为景德镇。此后,历朝皇帝都在此地设“御窑”,制作皇宫专用瓷和外交礼品瓷。景德镇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镇之一,是中国制瓷业的发祥地,是陶瓷发展史上最具成就的陶瓷艺术王国。
景德镇之所以有瓷都的美誉,首先是因为这里的瓷器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独特属性。以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和雕塑等为代表的传统名瓷,造型典雅,装饰精美,极其丰富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是人类艺术宫殿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景德镇市人杰地灵,从秦汉以来先后出现了“长沙王”吴芮、 南宋忠臣洪皓、南宋赋税改革者李椿年、南宋著名高僧佛印、明朝“黔宁王”沐英、明朝薄胎高手吴十九、清朝武状元汪道诚、革命志士余金德等一大批古今名人。唐朝文豪白居易、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南宋名将岳飞、品茶高手陆羽、清朝督陶官唐英等大批古今名人、文人墨客纷纷踏至而来,在这
个城市留下了足迹。
千年的窑火,造就了景德镇丰厚的陶瓷文化的沉淀,使它成为了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众多的陶瓷古迹、精湛的陶瓷技艺、秀美的自然景观、清澈的河流,别致的韵味,使景德镇成为我国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成为海内外旅游新热点。景德镇市的交通十分便捷。皖赣铁路穿境而过,206国道贯穿其南北,4 C级罗家机场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航线,昌江航道客货轮可直达长江,邮电通讯四通八达。社会环境安定,旅游配套设施齐全。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来景德镇投资、 商贸、旅游、观光的海内外朋友创造了一份更好的条件。
好客的瓷都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恭候您的到来。
陶 瓷 圣 火——太 平 窑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古希腊的圣火,点燃起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在中国,中国的景德镇,一支千年不灭的陶瓷圣火在为着人类的和平久久地友好燃烧着,那就是每年中秋之夜的太平窑。
这是陶瓷的圣火,智慧的圣火,籍着广袤的夜空,在向世人展示着它的伟岸,它的神秘;展示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展示着华夏儿女为世界和平所做的奉献。它如同体育的圣火,在人类每个文明的区域,带着和平友好的气息,熊熊燃烧!
古老的中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远在九千年前,黄河流域就兴起了人类史上的艺术,一种带着东方色彩,含有象形文字特色,淋漓尽致表现民族特点的陶的文化诞生了。当陶与瓷交汇在华夏大地,当世界许多地方流下瓷的神韵时,人们不由地赞誉中国,赞誉中国的景德镇。
人们在追寻着丝绸之路上陶瓷的神韵,在寻找高岭土的密径,在破译瓷之都的神奇。不论岁月悠悠,唐宫里白瓷的光泽,宋廷中影青的靓丽,元区内青花的光耀,明时彼岸刮起的瓷风和清园里瓷的妖娆,无不像一幅画,一首诗,久久地回荡在人们心中。中国的陶瓷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景德镇在向人们讲述着这个美妙的故事。
进入明代,景德镇制瓷业逐步走出原始的纯手工制作模式,发明了成型的利坯车,以铁刀代替竹利坯,它提高了生产效率,使胎薄而易成型,施釉采用了口吹的方法,使釉汁均匀,瓷色秀美,瓷器装饰由单一的色釉发展到多种,由釉下彩发展到釉上彩,色地加彩,青花斗彩等多种装饰技巧。特别是明初景德镇设陶厂,后设御器厂,专烧宫廷用瓷,朝廷内府年年提出式样,委派中宫督造,制品有极高的成就,同时,民窑发展很快,产量高,质量高,并形成了皇家派员督烧与民间自由经营并举的“官搭民烧,官民竟市”的兴旺局面,这个发展,与当时萌发的资本主义思想是有关联的同时萌发的资本主义思想对景德镇陶瓷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期间,青瓷、白瓷、彩瓷、单彩瓷产品取得卓越成就,出现了“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之说。生产规模的扩大,能工巧匠的会聚,产品数量的剧增,制作瓷器的精美,销路之广,均居当时国内名窑之首,从而赢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称赞,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
清代,宫廷采取了鼓励瓷工发扬聪明才智的措施,使景德镇瓷业有了新的发展,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青花、五彩、红釉、素三彩、粉彩、斗彩、珐琅彩,以及各种颜色釉,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这些精美的制品出自于当时著名的藏窑、郎窑、年窑、唐窑等官窑,也有许多出自于民窑,特别是清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景德镇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