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龙窑和宋代青白瓷

来源:《古窑季刊》第一期  发布:周荣林  发布时间:2017-11-23 08:40:3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考古研究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工艺,黄河流域最为先进,但有意思的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制陶遗址,就在瓷都景德镇临近的万年县仙人洞,距今已一万多年。
制陶的过程就是用水去揉和粘土,塑造成一定的形状,干燥后用火去烧结。正如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记:“水火既济而土合”。
最原始的制陶是平地堆烧和封泥烧,人们发现,烧制品不坚固,现代对当时陶片的测定,烧成温度只在600℃左右。实践启示了生产者,平地堆烧,提不高温度,制品不结实,必须创造一种“管”住火的烧成空间,于是,“窑”诞生了。最早的窑以“洞穴”的形式出现,有横穴窑和竖穴窑,在新石器时代沿用了近五千年之久。在汉字里,“窑”是穴字头,早期指“窑”的“匋”字是包字头,都有“窑”的形象和意思在里面。
商周时期,原始瓷出现了。东汉时候,中国人烧制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成熟的瓷器。历史表明,陶瓷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各种窑炉的创新发展。清朝督陶官唐英的《陶冶图说》中有两篇分别说“成坯入窑”和“烧坯开窑”,他精辟地总结:“瓷器之成,窑火是赖”。
继洞穴窑之后出现的是圆窑和龙窑。龙窑出现在我国商代,早期陶和瓷同窑合烧,到东汉中晚期有了专烧瓷器的龙窑。
龙窑因形得名,窑体依山坡而建,窑头在下,窑尾在上,恰似一条俯冲而下的火龙。南方的丘陵地形是龙窑产生和生存的自然条件,所以龙窑基本分布在南方。龙窑营造和烧成有很多优势,它不和农业争地,不受地下水影响,还可以就近取用原燃料。更有意义的是,便于对陶瓷烧成温度和气氛的掌握运用,窑体有一定的倾斜度,火焰由低往上,产生了一种自然的抽力,窑炉可迅速升温,窑温可以达到1200度以上。
景德镇地区在唐宋时期广泛使用龙窑,谱写了中国陶瓷史上的精彩篇章。
一、景德镇龙窑考古发现取得丰硕成果
文献记载,景德镇地区制瓷“始于汉世”,和我国瓷器发明的年代是吻合的。景德镇地区古窑址星罗棋布,但大多为窑业堆积遗存,窑炉遗存的数量较少,而显得更加珍贵。目前景德镇陶瓷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窑炉遗存是唐代的龙窑,宋代广泛使用的也是龙窑。景德镇龙窑考古发现成果丰硕。
1、兰田龙窑遗存
兰田窑址位于景德镇市东郊湘湖镇兰田村金星自然村西北万窑坞山坡上,距南河约1公里,东侧约200米处有一小溪连通南河,西南4公里是湘湖古窑址,10公里处是盈田古窑址。这一带地处丘陵山区,柴薪充裕,水路交通便利,具有烧造瓷器的天然条件。2011年12月底,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接到窑址发现报告后,会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师生对该窑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抢救性清理发掘。此次发掘清理揭示出一层红烧土地层(龙窑窑炉残存)、1个灰坑,出土了一批青釉、白釉、青白釉瓷和窑具标本。
青白瓷出土量很少,器型主要为碗、盘,多为圈足,有简单刻花纹。出土的青白釉瓷虽然数量少,但考古意义很大,说明景德镇地区在唐五代到宋初已经同时有了青瓷、白瓷和青白瓷的生产。
2、南窑龙窑遗存
2014年4月9日,“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  “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入选,瓷都景德镇的重大考古新发现轰动世界。
景德镇南窑唐代遗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遗址所在地距离景德镇中心城区45公里。景德镇和乐平两地山水相连,流域相通,隋唐至宋元时期同属饶州府管辖,乐平现隶属于瓷都景德镇市。
经研究推断,南窑始烧于中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烧造时间集中在公元800年至900年之间,距今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此次发掘的南窑遗址是景德镇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瓷业遗存,把瓷都景德镇的有实物证明的瓷器烧造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左右。
经勘探得知,在窑山北部东西200米、南北153米的范围内散布大量窑业遗存,由中心最高点向东、北、西呈扇形分布12座龙窑,长度均超过60米,其中最长的达78.8米,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
南窑龙窑遗迹的发现填补了景德镇瓷器烧造窑炉形制最早形态的空白,在江西制瓷业发展史、乃至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金家坞龙窑遗存
金家坞窑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寿安镇刘溪村东北金家坞内,距黄泥头13公里,周围有撒网山、雷公山、月山、南市街等多处窑址。此次发掘揭露龙窑遗存一处,出土了一批青白釉瓷器和窑具标本等。其中青白瓷器形有碗、盘、碟、杯和少量的壶、器盖等,窑具有匣钵(全部为漏斗形匣钵)、匣钵盖、垫饼、垫圈、火照等。
金家坞窑址是一处北宋早、中期专门烧造青白釉瓷的窑址。
4、湖田龙窑遗存
湖田古瓷窑址,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4公里的竟成镇湖田村内,现有遗存16处。其堆积以宋代遗存为主,几乎遍及整个遗址,青白瓷产品极丰富,装饰手法以刻、印花为主。1982年2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窑遗存,位于湖田窑乌鱼岭山坡,窑随山坡而筑,坡度为14.5度,全长13米,宽约2.9米,窑壁残高0.6—0.8米。窑尾在坡上,尽头有一烟道,宽0.4米,残高0.3米,残长0.4米,坡度25度。从出土资料分析推断,该窑为宋末或元初瓷窑。同类龙窑在湖田还多有残存发现,可见此窑形制当年颇为流行,但完整的窑炉遗存不多,所以此处龙窑遗存尤显珍贵。
5、饶南龙窑遗存
绕南窑遗址,位于浮梁县瑶里镇绕南窑旮旯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窑场周边有九座龙窑。目前已发掘清理两座窑址,其中一座为元代龙窑,窑长11米,均宽2米,窑壁为废弃匣钵灌土垒砌,既可废材再利用,又可保温节省燃料。另一座明代龙窑靠窑场北侧依山势建造,全长48.2米,均宽2米,倾斜度为17度,窑门宽深,有两个窑膛,窑顶坍塌,窑壁有多次修补的痕迹。
6、丽阳龙窑遗存
丽阳古瓷窑址,位于景德镇市西南21公里,遗址分布在丽阳乡彭家村和丽阳村之间。该处瓷窑遗址的范围较大,烧造时间从五代到明代,是景德镇市区以外一处相对集中的瓷器生产地。该窑址发现并发掘元代晚期的龙窑窑炉和明代早期的葫芦形窑炉各一座。
元代龙窑位于丽阳村碓臼山南坡,长24.3米,窑室最大的宽度4米,窑内未经扰乱的匣钵摞叠成柱状,排列整齐,窑壁保存较好,值得注意的是该龙窑窑炉型制比较特殊,火膛较深大,窑炉左右两壁外弧,炉壁近火膛处微内缩,尾部砌成圆弧形且没有龙窑常见的排烟孔等设施,这几点带有明代典型葫芦形窑的主要特征。丽阳出土的元代晚期的龙窑窑炉形制揭示了龙窑向葫芦形窑变化的过程,在陶瓷窑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以上瓷窑遗存表明,景德镇地区瓷器烧造,从唐代到明代都有龙窑的使用;同时通过对遗址考古的综合分析知道,唐宋时期,普遍使用的就是龙窑。
二、景德镇龙窑营造和烧成技艺的成就
龙窑多依山坡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体,约与地平线构成10~20°角。窑头角度较大,约20°,中部约15°,后部约11°。窑头有预热室,窑尾一般不设烟囱,因龙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窑长约20~80米,宽约1.5~2.5米,高约1.6~2米。横断面积以窑头最小,中部最大,窑尾大于窑头而小于中部。顶部有投燃料的孔。
景德镇龙窑营造技艺的不断进步的成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窑体倾斜度的调整
龙窑窑体倾斜度如果太小,就形不成一定的抽力,窑温难以提高;
倾斜度太大,火焰流速就过急,造成热能流失,燃料消耗大,而且坯体受热不匀易坏损。经过长期摸索,龙窑的倾斜度趋于合理,为12度左右。有的龙窑的倾斜度还在窑体中段作了个“折”的处理,从窑头开始的前段倾斜度大,便于加大抽力,迅速升温,后段倾斜度小,便于存火保温,真是匠心独运。
2、针对窑体长度采取的工艺革新
龙窑窑体的装烧量大,可以降低成本,但是龙窑一长,室内的抽力就大,火焰流动速度就快,产品的烧结程度不够。窑工采取了在窑室两侧开设投柴孔,分段烧炼的新工艺。烧炼时先在窑头火膛发火,一段时间后再在窑室两侧的投柴孔投柴烧炼,“火膛移位”使龙窑加长成为可能。龙窑加长后产量大,燃料省,降低了陶瓷单件烧炼成本,发挥了龙窑的优势,这在当时是一重大科技成就。
景德镇南窑采用了在窑室中段相距14米处分别设立2个方形减火坑的技术,即在窑床上往下挖坑,引导火焰向下,有效地调节窑室内的抽力和温度,使产品在弱还原火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
据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张文江介绍,此前的考古发掘中,龙窑中从未见到这种减火坑技术的使用。减火坑与北宋以后出现的分室龙窑的作用是一致的,应该是分室龙窑的发端。
3、龙窑高度的增加取决于装烧匣钵的运用
早期,龙窑拱顶至窑底的垂直高度仅1.1米,到唐代,龙窑已由明火迭烧改为匣钵装烧,窑的高度增至1.6米至2米,因此既提高了烧制质量,又增加了产量。龙窑增高了,窑室的侧面可以开设窑门,窑工满窑、开窑时可以直腰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
龙窑的倾斜度、长度和高度得到科学合理、协调有效的统一。
景德镇龙窑营造和烧成技艺的进步,使景德镇在宋代创烧出成熟、优质、独具特色的青白瓷,实现了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创新。
景德镇地区唐五代时制瓷成就,已有大量被发现的窑址实物说明,在唐五代窑址出土了和越窑相似的青瓷。白瓷烧造的成就更为显著,《中国陶瓷史》指出:“江西省景德镇五代烧造白瓷的窑址是目前南方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白瓷窑址。”“白釉色调纯正,洁白度达到70°。”但是,景德镇地区的瓷工并不满足青瓷、白瓷的烧造成就,在宋初利用龙窑成功创烧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名为“青白瓷”。因为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显青,因此称为青白瓷。北宋文献中就有“青白瓷”的称谓,晚清又有“影青”、“映青”等别称。
青白瓷的成功创烧实现了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伟大创新,并形成了全国当时最大的青白瓷窑系,风行于宋元时代三百多年。其器物具有的特色和优良品质,就是世人一致的评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据现代测试,宋代景德镇湖田、湘湖青白瓷标本瓷胎的白度达到76.5%,釉面透光度达到1.19%。《中国陶瓷史》评价:“宋代青白瓷不仅远远超过了越窑,使釉的质感达到了如玉的要求,而且也几乎具备了与玉器无别的质地。”
我国古代瓷器的原料一般有两种:瓷石和高嶺土。高嶺土不能单独使用。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对景德镇五代以后的瓷器抽取标本作了胎釉分析,结论认为景德镇宋代及以前的瓷器只用一种瓷石制胎,其中Al₂O₃含量低,约在17%左右,因此耐火度不高,可塑性差,焙烧时变形率较大,不过因为原料属于优质瓷石,洁白度较高,质地细腻,有利于釉的表现,烧出色质如玉的特征。
瓷器的釉是用风化程度比较浅的瓷石(俗称“釉果”)配以适量的“釉灰”制成,釉灰主要成份为碳酸钙,景德镇的釉料为重石灰釉,CaO含量较多,烧制时流动性大,所以烧成后器物表面光亮透明,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呈水绿色,这样就很好地体现了它青中有白,白中显青的“青白玉”特征,尤其在宋代中后期的采用刻、划及印花装饰的瓷器上,因为这种釉质,青白瓷较之定窑白瓷,更加凸现图案花纹之美。
根据现代对湖田窑青白瓷标本的测定,龙窑的烧成温度在1100℃—1150℃,烧成气氛为还原焰。这说明,青白瓷创烧成功的原因,在于景德镇的窑工们根据胎、釉原料的性质,成功地熟练地掌握了龙窑的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
一千多年前,当然没有上述那些专业术语,但却实际有着这种领先世界七、八百年的制瓷技艺。这就是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骄傲,这就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骄傲。
三、宋青白瓷“白如玉”品质的文化价值
青白瓷器美如玉,在宋代已成为人们赞美青白瓷的共识。
蒋祈的《陶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陶瓷的专著。书中记述:“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
景德镇宋时属饶州府浮梁县辖区,所以当时的青白瓷都被人们称为“饶玉”。宋人彭汝砺,字器资,江西鄱阳人。宋治平二年(1065年)举进士第一。他写有《送许屯田》诗一首。许屯田时任饶州浮梁知县。彭汝砺的诗句有:“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琼玖”为玉名。诗句赞颂了瓷工心灵手巧,青白釉瓷可和美玉相比。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称青白瓷枕为“玉枕”,有《醉花阴•九日》为证:“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都出生在上层文人官宦家庭,夫妇嗜爱文物书画,文学艺术品位婉约高雅。专家考证,李清照词中的“玉枕”,即指景德镇出产的青白瓷枕。
人们喜爱青白瓷就是因为它“白如玉”,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迎合了中华民族“尚玉”的思想传统。
玉是一种质细、坚硬、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中国产玉、琢玉、尚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皇帝曾以玉分赐部族首领,作为享受权利的标志。
周朝礼仪用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诗经》中言“将翱将翔,佩玉将将”,描写美女出游时的身姿和佩玉撞击时悦耳的响声。
《老子》说:“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即赋予“玉”以美德的内涵。
汉儒所编的《礼记》,记述了孔子讲述的“玉”所表现的“昔者君子”的“十一德”:“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垂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即儒家的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
《管子•水地》篇中,把“玉”之德归纳为“九德”。
《荀子•法行》篇说“玉”有“七德”。
东汉时许慎在《说文解字•玉部》中,提出了“玉”之“五德”说:“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许慎释“玉”为“石之美有德者”,一方面揭示了中国人在原始美感导引下对“玉”的物理属性的审美欣赏,另一方面又概括总结了长期以来人们赋予“玉”的高尚的思想道德内涵。
景德镇创烧的青白瓷具有“玉”的品质特点,而且比“玉”有更多的产量和造型的可塑性,所以它一问世就受到上至皇帝,下到士大夫及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青睐和喜爱。
四、宋青白瓷烧造成就的历史意义
宋青白瓷的烧造成功使景德镇能以皇帝宋真宗的年号为镇名,开创了中国千年瓷都景德镇的成长道路。
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宋初宽减了若干割据政权时期的赋税,使得人民得以休息,国家社会比较安定,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宋真宗赵恒(公元968年—公元1022年),宋太宗第三子,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赵恒即位,成为宋朝第三位皇帝。赵恒好文学、善书法,勤于政事,对外息兵求和,对内发展农业、手工业,“澶渊之盟”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景德”为宋真宗第二个年号(公元1004年—公元1007年),《宋会要辑稿》记载:“江东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景德元年置”。作为皇帝的宋真宗,以自己的年号作为州县下辖的一个镇为镇名,其中必定有一个特殊的原因,这应该就是因为这个镇出产自己钟爱的美如玉的青白瓷。
宋真宗设置“景德镇”,是因为瓷业的原因,有以下文献记载可以佐证:
明代王宗沐编撰,《江西通志•陶书》明嘉靖三十五年刻本:“陶厂景德镇在今浮梁县西兴乡,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置监镇一员”。
清乾隆朱琰《陶说》(该书首刊于乾隆三十九年,即公元1774年),卷三《说明•饶州窑》:“饶州府浮梁县西兴乡景德镇,水土宜陶。镇设自宋景德中,因名。置监镇,奉御董造,饶州窑自此始”。
乾隆四十八年《浮梁县志》卷十五载:“宋真宗遣官制瓷贡于京,即应官府之需,命陶工书建年‘景德’于器底,天下于是咸知有‘景德’之器矣”。
清《南窑笔记》记载:“景德陶之著名,则在于宋。盖因陶工制‘景德’年号于器底,故天下咸知有景德之窑”。
清代兰浦《景德镇陶录•景德镇历代窑考》“宋•景德窑”:“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
“真宗命进御瓷器”,于是有了各级官吏对景德镇瓷业生产的督理,有以下资料可以佐证:
《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瓷器及漆器以给用。……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七月,诏瓷器库纳诸州瓷器,……。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九月,诏瓷器库除拣封椿供进外,余者令本库将样赴三司行人估价出卖”。
婺源县《嵩峡齐氏宗谱》记载:“诏封新要元帅掣麾侯•齐宗蠖,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7年),初任景德镇窑业,庆历五年,因部御器经婺源下槎,土名金村段,行从误毁御器后吞器亡之事”。
《宋史•食货志》记载:“元丰五年(公元1083年)八月置饶州景德镇瓷窑博易务”,其主要职能是督烧御瓷,管理包括税收在内的窑务。
1997年底,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景德湖田窑豪猪岭遗址发掘时,出土了一瓶底残片,器底露胎,刻有“迪功郎浮梁县丞臣张昂措置监造”楷书铭文。这位县丞以“臣”自居,他的主子一定是皇上。有学者根据宋代职官制进行考证,得出迪功郎张昂为北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至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的“浮梁县丞”。
   五、品种丰富的宋青白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宋代商品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国出现了许多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记包拯回答宋仁宗问历代户口奏折,言唐代最盛时的天宝十三年户口,只有九百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宋太宗至道二年户口也只四百五十一万四千二百五十七。仁宗庆历八年增至一千九十万四千四百三十四。包拯说:“拯以谓自三代以降,跨唐越汉,未有若今之盛者”。
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宋代的社会面貌也与唐代有所不同。唐代都城长安,还保持了坊(住宅区)、市(商业区)区分的古典形式。宋代的东京则坊市不分,夜市不禁。我国的席地而坐的起居生活方式,经过南北朝,历隋、唐至宋,也有了很  大变化。唐墓壁画不见有描写居室陈设,而宋墓壁画则多见表现家庭居室生活场景。生活方式的变化对瓷业提出了新的需求,首先是为满足皇室、贵族、官僚、富商大贾装点居室和观赏收藏的陈设用瓷,还有满足社会生活各种需求的民间用瓷。
据宋人的笔记、话本记载,宋时的酒楼茶坊都悬挂名人字画,使用精致瓷器。饭店用青瓷碗,饮食担子也用白瓷瓶,可见那时的风气与瓷器的普及。此外,自晚唐以来民间流行以瓷枕作睡具,宋代东南亚的香料的大量输入,妇女化妆使用瓷制香料盒、胭脂盒。陶瓷考古中还发现有专门烧制这类瓷器的作坊,可见当时社会需要量之大。宋代自帝王起,盛行“斗茶”、饮茶,各类瓷茶具也成为大宗商品。
宋代瓷业兴盛,形成所谓“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以及青白瓷系、龙泉窑系、吉州窑系、建窑系、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等八大窑系。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青白瓷系在八大窑系中分布最为广泛,产品主要是供民间使用和外销,也有一部份质地细腻、胎骨匀薄、釉面莹润的青白瓷被官府选中用作高档瓷。正因为这种雅俗共赏的特点,青白瓷的器形品种特多,涉及范围特广。
有古文献记载,反映了青白瓷在国内外的广泛影响。
一是成书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5年)蔡襄的《茶录》,此书记:“茶色白,宜黑盏,••••••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二是宋人赵汝适所撰《诸蕃志》,成书于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此书作者任福建路市舶提举时,根据自己所见所闻,详细记录了海外诸国的风土物产以及中外贸易情况。其中一处说在“闍婆”等地“番商兴贩用……青白瓷器交易”。
三是成书于端平二年(公元1255年)的《都城纪胜》,作者自署为“耐得翁”。该书以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为对象,记述了宋室南渡以后的土俗民风。其中“铺席”条云:“都城天街……有大小铺席,皆是广大物资,如平津桥沿河,布铺、扇铺、温州漆器铺、青白瓷器铺之类。”
四是钱塘人吴自牧的《梦粱录》。据其所署纪年,当是成于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该书以临安为对象,上起南宋郊庙宫殿,下至百工杂戏,无不记载。其中除“铺席”条与《都城纪胜》所载相仿外,又在“诸色杂货”条记有:“酒市急须马盂、屈卮、滓斗、筋瓶……食托、青白瓷器、瓯。”这些记载反映了南宋都城临安设有专门的青白瓷器店铺,出售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器具。
五是蒋祈《陶记》:“江、川、湖、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
几十年来,宋代青白瓷在国内许多省市的古遗址、窖藏和墓葬中常有出土,据不完全统计,范围涉及全国19个省、自治区的100多个县市,甚至北至内蒙、吉林、辽宁,西至新疆都有发现,数量以江苏、江西和四川三省为多,除个别省出土青白瓷器为本地所产外,绝大多数都属于景德镇的产品。
至于青白瓷的海外销售,著名古陶瓷专家叶文程根据统计和研究指出:“宋元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外销瓷窑,主要当推江西景德镇青白瓷窑系。这时期所出现的青白瓷外销窑口和窑场,其数量相当可观。”
读者可从本文所附陶瓷图片中一睹宋代青白瓷的风姿,想见当年龙窑熊熊窑火的辉煌。
结语:
公元2006年,由景德镇古窑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公布,“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元2008年,由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申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景德镇传统制瓷柴窑烧成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公元2009年开始,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由近及远”,系列复建复烧了镇窑(蛋形窑)、馒头窑、葫芦窑、龙窑;青窑、龙缸窑、风火窑、色窑、爁熿窑、匣窑等历代典型瓷窑。八年来,以生产性方式保护传承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成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典范。
窑为瓷生,瓷由窑生。瓷窑发展史是陶瓷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瓷窑文化也是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不断发掘利用瓷窑文化,不仅体现了自身的特点,也是对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宣传利用的不断丰富和创新。基于这一认识,也就有了本文“窑”和“瓷”相结合的构思和编写。
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图腾崇拜,龙窑是景德镇传统制瓷最早的典型瓷窑。希望从“龙窑”开始,“从远及近”,能在《景德镇古窑》中也形成一个文章的系列。
引用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
2、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景德镇市文物志》
3、李国桢、郭演仪:《中国名瓷工艺基础》
4、叶喆民:《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
5、熊海堂:《东亚窑业技术发展与交流史研究》
6、方李莉:《景德镇民窑》
7、江建新:《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
8、张文江:《瓷都瓷业源头:景德镇南窑唐代遗址》(载《景德镇文化》2014年第2期)
9、中国陶瓷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陶瓷全集》(第八卷)
10、彭适凡:《宋元纪年青白瓷》
11、李仲谋:《青白瓷》
12、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与审美》
13、叶文程:《景德镇陶瓷的外销》(载《文物天地》2014第12期)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