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七十一)紫金釉:素洁高雅
紫金釉又称“酱釉”、“芝麻酱釉”、“柿色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北宋定窑烧制的酱釉,明曹昭《格古要论》称为“紫定”,金代也有“紫定”。主要器型有碗、杯、盘、碟、瓶等。根据窑址调查发现,河北曲阳涧磁村中心窑场出现紫定瓷片的范围很小,说明宋、金时代生产数量不多。紫定釉层较薄,釉面均匀光亮而平整,有的为柿红色,有的作灰褐色。一般没有装饰,少量制品和同期的黑釉瓷器一样,用金彩绘盛开的牡丹纹样。
明代景德镇窑也生产酱釉。宣德时期的酱釉为仿古品种,有宋代“紫定”的效果。釉色光洁莹润,釉面肥厚,色分深浅,并有桔皮纹,也有个别釉面不甚光亮。常见的器型有椭圆形水仙盆、方盒、撇口碗、收口盘、撇口盘等。器底有青花写款或暗刻款。
清代几乎各朝均有生产酱釉,特别是雍正、乾隆时,成为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生产的仿古釉色之一,并习惯上称这种酱釉为紫金釉。清代酱釉瓷施釉均匀,釉面光亮,显得素洁高雅,烧制水平高于明代。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清代景德镇紫金釉配料为“用罐水、炼灰、紫金石水合成”。《陶成纪事》载:“一仿紫金釉,有红、黄两种。”红紫金釉是指呈色较深泛红者,黄紫金釉是指呈色较浅泛黄者。乾降时宫廷曾发样指令景德镇御窑厂照样仿造紫金釉器。
康熙紫金釉瓷器的造型有盘、碗、茶壶、炉等。盘、碗类器的外底多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雍正紫金釉瓷器的造型有凸弦纹瓶、凸弦纹碗、盒、浅碗、墩式碗、盘、菊瓣盘、缸等,器外底多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也有外底无釉,阴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的。乾隆紫金釉瓷器的造型有碗、瓶、贯耳弦纹尊等,碗类器外底所署年款或为青花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外围青花双圈,或为青花篆书六字三行款,或为阳文篆书六字三行款;贯耳弦纹尊的外底有阴刻六字三行篆书款。
执行: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