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2(五十四)景阳咸福之宫廷藏宝
坐落在故宫东六宫东北角的景阳宫和西六宫西北角的咸福宫,既相互对称,又双具特色——前殿不是五间,而是三间。这是什么原因?史料没有记载。有人说是因风水,也有人说是给较低品级妃嫔住的。这是个没有破解的历史之谜。
为什么叫“学诗堂”呢?这是由书画珍宝《毛诗图》引发的。这里的“毛”,指传授《诗经》的毛亨(大毛)、毛苌(小毛),《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主要依据毛氏所传,称为《毛诗》。南宋高宗赵构、孝宗赵昚(shèn,古“慎”字)所书写《毛诗》文与马和之所配画,合称《毛诗图》,以其“三名”——名诗、名字、名画而著称于世。乾隆时鉴定内府珍藏的《毛诗图》,因历年既久,散失者多,便合为一笥,贮藏在景阳宫后殿,乾隆帝题殿额“学诗堂”。(清乾隆帝《学诗堂记》)这是“学诗堂”名称的由来。
南宋高宗赵构善书,又喜爱马和之的画。马和之,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南宋宫廷画家,位居御前画家十人之首。于是,赵构、赵昚书写《诗经》三百篇文,又命马和之每篇配一幅画,汇成巨帙,惜仅成50余幅,马和之就去世了。马和之配画,笔墨沉稳,结构严谨,意境飘逸,别开生面。黄公望赞其作品:“笺法清润,景致幽深。”其中马和之《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图》卷,南宋,绢本,设色,纵28厘米,横864厘米。全卷书、画共10段,每段前小楷书《诗经》原文,文后为配图。首段开头书“鹿鸣之什”四字,末段书三首诗名及小序,末又书“鹿鸣之什十篇”。《古画记》载述:“马和之画法简逸,志趣有余,人物衣褶,用柳叶法。”《石渠随笔》记载:“马侍郎画,画法在南宋诸家中别具一格。人物衣褶,真有荇带随风之致。其《郑风》、《唐风》、《陈风》、《豳(bīn)风》、《鸣雁》之什数卷,尤为逸品。”
宋马和之《毛诗图》,学诗堂收藏十四卷:《邶风》一卷,御笔补书;《郑风》一卷,宋高宗楷书:《齐风》一卷,宋孝宗书;《唐风图》一卷、《陈风图》一卷、《豳风图》一卷、《小雅鹿鸣之什图》一卷、《南有嘉鱼之什图》一卷、《鸿雁之什图》一卷《节南山之什图》一卷、《周颂清庙之什图》一卷、《闵予小子之什图》一卷、《鲁颂图》一卷、《商颂图》一卷,自《唐风》至此,皆宋高宗书。(《石渠随笔》)历数十年收集,聚藏于咸阳宫学诗堂。
景阳宫学诗堂收藏的唐韩滉(huàng)《五牛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我国现存最早用纸作画的国宝。
韩滉(723-787年),长安(今西安市)人,是唐朝宰相韩休之子,曾任宰相,封晋国公。幼有美名,天资聪明,善《易》与《春秋》,好鼓琴,长书画。入仕之后,官至卿相,凡四十年,“性持节俭,志在奉公,衣裘茵袵,十年一易,居处陋薄,才避风雨”。(《旧唐书·韩滉传》卷一百二十九)公余之暇,雅爱丹青,尤擅长画牛。韩滉人品、官品、画品“三品”俱佳,其中以《五牛图》格逸调高,最为珍贵,被誉为画中神品。《五牛图》为白麻纸本,横139.8厘米,纵20.8厘米,设色,长卷,有赵孟睢⑾钤辍⑶〉鄣仁募姨饧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