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五十六)来自西方的金红
金红是以金(AU)作为着色剂的一种低温红釉。因其技术是从西方国家引入的,故被称为“洋红金”、“西洋红”,而西方多称之为“蔷薇红”、“玫瑰红”。又因是用吹釉法吹在白釉瓷器上的,清代称为“吹洋红”。由于这种红釉大抵如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红”,但呈色仍有深、浅之分;浅淡者一般称作“胭脂水”,比胭脂水更淡者称作“淡粉红”,比胭脂水浓重者称作“胭脂紫”。
金红的着色机理属胶体着色,金在釉中占的比重极少,只有百分之一二。其生产工艺是:按配比称料,磨细过筛,调成适当稠度,以吹釉法将釉吹在事先预热的白瓷上,并注意在整个吹釉过程中,应不停地烘烤瓷胎,以保证吹上的釉汁不致流淌。待釉层达到0.15—0.20毫米时,即可置入炉中以800—850℃的温度烤烧。
金红的创烧时间在文献中有不同的记载。寂园叟《陶雅》曰:“胭脂水为康熙以前所未有,釉薄于蛋膜者十分之一,匀净明艳,殆无伦比。紫晶逊其鲜妍,玫瑰无其娇丽……”说明康熙以前没有金红,但没有说明康熙本朝是否有金红。成书稍后的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载:“胭脂水一色发明于雍正,而乾隆继之,以其釉色酷似胭脂水因以得名。始制者,胎极薄,其里釉极白,因为外釉所照,故发粉红色。乾隆所制则胎骨渐厚,色略发紫,其里釉犹白,于灯草边处如白玉一道焉。至乾隆末叶,喜满雕阴文细花,绘以杂彩,比之初年殆不啻上下之别,而近今,伪制尤以此类为多。客货多系疙疸釉,而明艳鲜丽,釉亦极薄,至嘉、道以后,虽有此色,然已比自桧矣。”明确说明金红创烧于雍正朝。另有文献记载,金红是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从西洋传入景德镇的。
事实上,金红作为釉上彩的一种,最早见于康熙晚期发明的珐琅彩瓷器上,康熙末年开始作为一色釉装饰瓷器。传世品中见有康熙胭脂水釉瓶、杯、盘等。胎体轻薄,几同蝉翼,内壁施白釉,外壁施极薄的胭脂水,釉面有波浪纹,外底施白釉,有青花楷书“又辛丑年制”款。款字排列方式为:“又”字在上,“辛丑年制”四字在其下作双行排列。由于康熙称帝前一年(顺治十八年,即1661年)为“辛丑年”,依此推算,“又辛丑年”应为康熙六十年(1721年)。说明至迟在康熙六十年,已有以金红作为色釉装饰的瓷器。此时的金红釉瓷器釉面泛波浪纹,说明尚处于试制阶段。
雍正、乾隆时期,金红釉瓷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在《陶成纪事》中记载当时岁例贡御的57种彩、釉瓷中即有“西洋红色器皿”一条。雍正朝生产的金红釉瓷器造型有瓶、罐、盘、碗、杯等,胎体极薄,小巧玲珑。多数为内白釉外金红釉,极少数为内、外均施金红釉。《陶雅》曰:“胭脂红碗碟,多系内层洁白,薄几如纸。其小碟有作两面脂红者,四角内凹,尤为难能可贵。”著名的雍正胭脂红釉小碗,内施白釉,外壁雪白的釉地上吹以匀净的胭脂红釉,娇美的形体,配以妩媚的釉色,愈发显得小巧端庄,秀丽诱人。雍正胭脂红釉碗有在内白釉上绘五彩花果纹的。
淡粉红色金红釉仅见于雍正朝,其色浅淡如桃花片,异常娇美,传世品罕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淡粉红釉蒜头瓶,高度仅19.5厘米,瓶口内敛,略似蒜头,短颈,丰肩,腹以下收敛,近足处外撇,圈足。通体施淡粉红色釉,底白釉青花双圈内有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形体娟秀,线条优美,釉面匀净。宛如亭亭玉立的绝代佳人身披动人悦目的盛装,仪态万方,令人叹服。
乾隆早期的金红釉器可与雍正时的相媲美,以后则胎体趋厚。除了整体挂釉外,金红常用来进行釉上彩绘,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胭脂红山水诗句小瓶,通体用胭脂红釉描绘山水景色,绘工精细,浓淡有致,意境深远。另外,乾隆中后期出现一种在胭脂紫釉地上以极尖的工具划出较浅忍冬蔓草纹规矩图案,然后在上面绘以粉彩的新工艺,称为“粉彩轧道”,文献称之为“锦上添花”,景德镇称之为“耙花”,工艺复杂,制作难度较大。
乾隆晚期以后,金红釉的生产急剧衰退,偶能见到嘉靖和光绪时的产品,但质量已非昔比。
执行: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