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五十)成品难得的高温铜红釉
所谓的高温铜红是相对低温铁红釉而言的。铁红又名矾红、红彩、抹红等,以三氧化二铁(Fe3O2)悬浊体着色。早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就已出现。宋代定窑、磁州窑均用来装饰瓷器。
高温铜红釉瓷器的制作,是将一定量的氧化铜(CuO)作为着色剂加入无色的透明瓷料中,施于成型的瓷坯上,入窑经1250—1280℃的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由于高温下铜离子的发色对温度和气氛非常敏感,铜红釉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的粘度较大,烧成温度范围较窄,故成品率极低。铜红釉中氧化铜的含量极低,经科学测试,只有0.3—0.5%,说明铜的着色能力极强。要想得到美丽的红色,关键取决于烧成阶段,需用还原焰(产生CO)将釉中游离的金属铜变成胶体状态的亚铜盐,使之均匀地扩散于釉中。当然这种还原程度必须是恰到好处,否则会功亏一篑。
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景德镇自元代开始烧造高温铜红釉。1979年江西景德镇元代凌氏墓中出土了有文字纪年的红釉堆塑楼阁式仓和红釉中、老年俑。红釉堆塑楼阁式仓由二层主楼和两侧亭楼构成,主楼略高于亭楼,阁重檐顶,摹拟琉璃瓦,红柱。仓上有文字载凌氏葬于后至元四年(1338年)六月,死于五月二十三日。此器是凌氏死后短时间内在景德镇制作的随葬品,其色紫红偏黑,边沿局部位红色鲜艳。它的发现为元代红釉瓷器的断代提供了实物例证。
明代继承和发展了元代的高温铜红釉瓷器。从传世品及出土物看,自洪武至嘉靖,其生产基本上未间断,但以永乐、宣德时的制品最为多见,受到的评价亦最高。《窥天外乘》载:“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骔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贵。”由此可知,至迟在明万历以前,永乐、宣德高温铜红釉被称作“鲜红”。
明末以来著录瓷器的文献在谈及永、宣高温铜红釉瓷时,名称比较混乱,计有“宝石红”、“祭红”、“霁红”、“宣烧”、“宣德宝烧”、“积红”、“济红”、“鸡红”、“极红”、“醉红”、“大红”、“牛(鸡)血红”等。曰“宝石红”,是因为这种红釉闪闪发光,具有天然红宝石般美丽的色泽;曰“祭红”,是因为从明代典章制度看,红釉瓷可派作祭祀用:曰“霁红”,盖因其釉色颇似雨过天晴之霞霁;曰“宣烧”或“宣德宝烧”,是由于宣德年间这种产品尤为突出,或因以西红宝石为末入釉烧造。《南窑笔记》曰:“宣窑……又有霁红、霁青、甜白三种,尤为上品……一切釉水以霁红为难。旧红名鲜红,又名宣烧,盖珍重之也。”至于“积红”、“济红”、“鸡红”、“醉红”、“大红”、“牛(鸡)血红”等,可能是由于各人理解及各地方言不同,辗转相传、以讹传讹产生的。
明宣德以后铜红釉制品少有烧制,成功的作品少见。主要原因是技术上难以把握,鲜红土亦渐告罄。清代康熙起,红釉瓷器又有长足发展,模仿明代宣德鲜红釉的霁红釉,在此基础上派生出的郎窑红、豇豆红,皆名重一时,并为后世推崇,成为瓷坛奇葩。
执行: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