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四十五)有意摹古的仿官釉
仿官釉是指仿制宋代官窑瓷器而形成的釉色。景德镇窑仿官釉始自明代成化朝,但数量很少。清雍正、乾隆二朝烧造十分成功。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的仿官釉,被唐英称为“仿铁骨大观釉”,当时的宫廷档案则简称之为“大观釉”。此名的由来,按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十的解释是:“大观,北宋年号,即有官窑时也。宋本称官字,唐隽公不书官,纪观,称大观釉,盖以镇陶有厂官器,民俗有官古器,故用观字以别之。其实大观即宋官釉,或疑观、官为二,皆伪。”
按《陶成纪事》记载,当时仿铁骨大官釉共有月白、粉青、大绿等三种,且具仿内发宋器色泽。从宫中档案中看乾隆皇帝对铁骨大观釉要求颇为严格,据《乾隆记事档》记载,乾隆二年(1737年)十月,乾隆皇帝嫌“大观釉收小一号花瓶咀子甚粗”,要求“再烧造时收细些”。乾隆三年六月唐英接旨,“大官釉高四足茶壶一件,足再放高些烧造”。同年五月、六月,太监交:“大官釉五岳花插一件、大官釉蛋式水盛、大官釉小纸槌瓶、大官釉撇口大碗、大官釉六方尊、大官釉收小双环天禄尊、大官釉放大双管撇口大汉尊、大官釉拱八卦铜鼓尊、大官釉方大蒜头尊。传旨: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照样烧造。”
从传世品看,雍正、乾隆时的仿官釉瓷器,胎呈铁黑色,釉质肥腴,色有粉青、天青、青灰、灰白等。釉面除少数无开片的外,大多有开片,其片纹有深至胎骨的黑色主线,也有较浅的白色冰裂纹,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茶褐色纹路。有的厚釉器皿,由于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产生微弱垂流,口缘处釉层变薄,显露紫黑色胎骨,而足底无釉处裸露铁黑色胎骨,这是有意摹仿宋代官窑瓷器的“紫口铁足”特征。
雍正、乾隆时仿官釉瓷器造型有尊、瓶、洗、罐、壶、觚、碗、花盆等。有的署款,有的则不署,有款的多为青花篆书本朝六字三行款,无款的为有意摹古,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仿官釉贯耳瓶、雍正仿官釉碗,是雍正仿官窑釉中的杰出作品,特别是正仿官釉贯耳瓶,由于没有署款识,故几能乱真,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时期生产的仿官釉水仙盆,造型和外底六个支钉痕的排列方式均摹仿宋代汝窑水仙盆,但釉色和钉痕的黑色却是刻意摹仿宋官窑的特征。外底镌刻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御制诗一首,诗曰:“官窑原出宋,猫食却称唐。越器虽传咏,星辰久尽藏。铁钉狱见质,火气早潜光。净水宜盆手,饲猧真不当。”诗后署“乾隆壬辰御题”,钤“朗润”章一方。清侠名绘《胤稹行乐图》(共十二幅)中的第四幅画有此器,置于多宝格中。
瓷器釉面出现的不规则的裂纹。主要是因胎、釉膨胀系数差异过大,釉层过厚,焙烧后又冷却太快,使釉层迅速收缩所致。瓷器釉面的这种缺陷,在南朝青瓷器皿上已成为普遍现象。宋代窑工利用这一缺陷,把握开裂的规律有意烧制出开片釉,使之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宋代哥窑、官窑瓷器上的开片就是人为控制的,并以此为特色闻名天下。因其效果不同,有冰裂纹、鱼子纹、百圾碎、蟹瓜纹、牛毛纹及鳝血纹等名。
执行: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