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三十八)淡雅柔和的粉彩
粉彩是康熙晚期在烧造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工艺的影响,由景德镇制瓷工匠创制的新品种。彩烧温度比五彩低,色彩柔和淡雅,故又名“软彩”。清末寂园叟《陶雅》曰:“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曰软也。惟蓝、黄亦然。”
“粉彩”这一名称源于彩料中引入了一种不透明的乳白色玻璃粉末,景德镇称作“玻璃白”。科学化验表明,玻璃白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这种含砷的玻璃白在彩绘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利用其乳浊作用,对各种彩料进行“粉化”,随着加入量的不同,可将任一种彩变成一系列浓淡不同的色调,形成“色阶”,这就使釉上彩的色调在原来五彩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二是玻璃白的加入可使瓷器上的绘画具有国画中用粉后的渲染效果。由于五彩中没有引进玻璃白,绘画时只能采用单线平涂,色彩的纯度、透明度较强,致使图案生硬,缺乏立体感和真实感。而粉彩采用渲染法施彩,所绘物象粉润柔和,细致入微,有明暗、深浅、阴阳、向背之分,更趋于生动自然。粉彩的这一特点是五彩所无法体现的。粉彩中各种色料的着色元素是:粉红为金、蓝彩为钴、黄彩为锑、绿彩为铜。
粉彩虽是受珐琅彩工艺的影响而产生,但二者又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化学组成方面。粉彩和珐琅彩都含有化学元素砷(As),但二者的熔剂明显不同。珐琅彩用硼(B)、铅(Pb)作主要熔剂;而粉彩则用铅(Pb)、钾(K)作主要熔剂。粉彩中的砷(As)主要是由玻璃白引入的,玻璃白的配方是:硝酸钾(牙硝)+窗玻璃粉+白信石+铅末,其中白信石是一种含三氧化二砷(As2O3)高达99%以上的化合物。
处于初创期的康熙粉彩,工艺较粗,而且单纯的粉彩器极少,多为五彩与粉彩相结合。所见器物有花蝶纹盘、花蝶纹水丞、钟馗醉像。其中钟馗醉像,人物依山席地而卧,身穿红彩描金海水龙纹水袖大袍,足蹬白底皂靴,腰系黄彩丝带,右手捧酒杯,左手柱地,闭目含睛,一幅酒酣畅快之意。身后为松石绿釉山石仿官釉酒坛置于石上,山石一侧刻“康熙年制”款。人物比例恰当,衣纹洒脱自然,是康熙时期瓷塑艺术的杰作,也是传世康熙粉彩中难得的精品。康熙之后的雍正一朝,粉彩器鲜妍夺目,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美誉。乾隆、嘉庆、道光等诸朝皆大量烧造粉彩,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用制瓷原料塑造并经烧成的立体物件,包括供器、明器、玩具以及实用瓷器上附加的装饰雕塑。制作方法有捏塑和用范模成型。始见于东汉,盛行于宋、元、明、清各代。早期主要为明器,有瓷灯、谷仓罐、人物、各种鸟兽、各类动物、鸡笼狗舍模型、蛙形水盂等。隋、唐时期用陶范成型作出瓷俑,如镇墓兽、文吏武官、男仆女侍以及童子骑兽等玩具。宋、元、明、清时期出现陈设和供养用器,如童子拜观音、神仙故事、观音、达摩像等,有的瓷塑还加彩饰。
执行: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