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三十三)源自西方的工艺
珐琅器最早为一种金属器,按装饰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也有将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工艺结合起来共同装饰一件器物的,称之为复合珐琅。其中与瓷器有关的珐琅工艺只有一种,即画珐琅,一般称之为“珐琅彩”,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至于其俗称“古月轩瓷”,纯属无稽之谈。
瓷胎画珐琅的创烧,与康熙皇帝对画珐琅的喜爱有密切关系。康熙十九年(1680年),朝廷在紫禁城内武英殿附近设置珐琅作,主要生产铜胎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收复台湾,废除海禁,欧洲的金属胎画珐琅器作为贵重工艺品,由来华的传教士带入广州,并进贡内廷。这些舶来的画珐琅器以其精细的彩绘和华丽的风格,深受皇宫贵族和广州士庶的喜爱。由当时欧洲传教士的私人信件得知,康熙皇帝对这种洋玩意儿也很感兴趣,并力图使中国的珐琅工匠掌握这门技术。于是广州和北京内廷珐琅作的工匠,分别在两地试烧画珐琅。经过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成功地烧制出了我国的金属胎画珐琅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以后,随着广州和欧洲的画珐琅器制作匠师进入内廷,参与指导和操作,画珐琅器的生产遂呈现繁荣景象。康熙五十五年,经广东巡抚杨琳推荐,广东画珐琅匠师潘淳、杨士章及西洋人三名、法蓝(珐琅)匠二名、徒弟二名,进入内廷。康熙五十七年,准奏武英殿珐琅作改归养心殿,增设监造一人,显示出康熙皇帝对珐琅器生产的重视。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法国画珐琅艺术家陈忠信被召至内廷指导画珐琅器的生产。在中外匠师的共同努力下,宫廷造办处珐琅作很快熟练掌握金属胎画珐琅的烧制技术,并烧造出一大批具有浓郁宫廷色彩的金属胎画珐琅器。同时,造办处珐琅作还试着将这种技法移植到瓷胎上,于是产生了瓷胎画珐琅,即今人所称的“珐琅彩”。
珐琅彩自康熙创烧成功后,在雍正朝取得巨大成就,其后一直延续,成为清代最著名的彩瓷品种。原清宫收藏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最集中的地点是端凝殿左右屋内,共有四百件,每一件或两三件盛一木匣,匣内糊囊,匣盖上刻填色品名,名曰“瓷胎画珐琅”。其中的三百多件精品于1933年古物南迁后被运往台湾,剩下的几十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零散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珐琅彩瓷器,大多是西方列强从圆明园劫的。
又称“佛菻”、“拂郎”、“佛郎”、“发蓝”,是一种玻化物质。它以长石、石英为主要原料,加入纯碱、硼砂为溶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为乳浊剂,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煅烧、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成珐琅熔块,再经细磨而得到珐琅粉,或配入粘土经湿磨而得到珐琅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粉调和后,涂施在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焙烧后,便成为金属胎珐琅。若以玻璃为胎,则称为玻璃胎珐琅;以瓷器为胎,则称为瓷胎珐琅。
金属珐琅器是集金属制作工艺和珐琅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品。作为一种外来的工艺品种,自传入中国后就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相结合,具有了中国特色。如果说,瓷器、玉器、书画更多体现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那么,珐琅器等外来工艺在中国的发展,体现的则是中国文化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精髓变为自用的文化精神。
金属珐琅器既有金属的贵重和坚固,又有珐琅的晶莹、富丽,无论是用于陈设、礼仪,还是日常生活,均可体现出皇家的显赫。因而从其诞生那天起,就成为皇家贵族的专用品,民间绝少见到。从元末明初兴起到清代达到高峰的数百年间,从器型、花纹到工艺特色,无不打下深深的皇家烙印,体现了皇家的审美情趣。可以这样说,在中国的所有工艺品门类中,金属珐琅器有着最浓郁的皇家色彩,有着最纯正的皇家血统。
执行: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