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2(二十二)养心帝居之雍正搬家
养心殿,不只是一座宫殿,而且是一个宫殿区。我曾多次去故宫参观、考察、学习和研究养心殿的建筑与布局,历史与人物,文物与故事,现把眼所见、耳所闻、手所量、心所想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同大家分享。
我脑子里长久以来有一个疑问:雍正帝为什么不从雍亲王府搬到乾清宫居住、生活和办公,而要搬到养心殿呢?
永乐帝肇建紫禁城后,明朝十四位皇帝,都是以乾清宫为正宫的。养心殿虽是一座独立封闭的庭院,但不是重要的宫院。《明史》里没有出现“养心殿”字样。在《明实录》中,《明世宗实录》仅出现有关修缮养心殿的两条简略工程记载,《明神宗实录》中也仅出现一条万历帝因乾清宫火灾而搬到养心殿暂住的记载。清朝的顺治帝和康熙帝,也都是以乾清宫为正宫的。清顺、康两朝的养心殿造办处曾设在这里。还有,康熙朝西方耶稣会士到皇宫,在南书房不行,因为那里属于内廷。康熙帝就选一个既在后宫范围,又离后宫不太远的地方安置这些耶稣会士,这个地方就是养心殿。
然而,唯独雍正皇帝,刚一上台就宣布他要搬到养心殿去住。在明清皇宫里的二十四位皇帝,从雍正帝开始,改在养心殿治理国家和日常起居,到宣统帝结束。清朝皇帝有个“家法”,也就是有个传统,不能轻易地改变祖制。但是,雍正帝一上任,就把他祖父顺治帝、父亲康熙帝的祖制和家法给改了!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的答案,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是民间的山寨本。山寨本说:胤禛在他父亲康熙帝病重时,进了一碗含有毒药的人参汤。康熙帝在病榻上,把皇四子胤禛送来尽孝心的人参汤,咕咯咕咯地喝了,一会儿便从畅春园清溪书屋里,传出了哭喊声:上崩!当天夜里,京城九门、皇城七门、宫城四门全都戒严。胤禛从京城西郊的畅春园赶到城里,大行皇帝康熙帝的遗体,由畅春园清溪书屋,连夜运到紫禁城乾清宫,就停灵在这里。皇四子胤禛在灵前即位,这就是清朝的第五任皇帝——雍正帝。关于这天夜里发生的故事,戏曲、小说、评书、传闻、电影、电视剧,都在讲、也都在演。于是,一种说法广泛流传:雍正帝把他生身父亲康熙帝毒死,心里有愧,夜里怕鬼,所以不敢在乾清宫住,而搬到养心殿住。这个说法富于戏剧性,但没有史实依据。
第二个是朝廷的官方本。康熙帝宾天的这一夜,胤禛睡在哪里?我想:他肯定是彻夜未眠——是因悲痛,是因紧张,还是因繁忙?可能都有。这时,他的兄弟们,未得特许,禁入皇宫。然而,胤禛总要睡觉,总要休息,在什么地方呢?遵照古礼,双亲故去,胤禛要住在“苫(shān)次”。“苫”是草席,“次”是地方。胤禛以时为造办处的养心殿为苫次,守孝二十七天后,应搬到乾清宫住,但他没有。雍正帝解释说:“朕持服二十七日后,本应居乾清宫。朕思乾清宫乃皇考六十余年所御,朕即居住,心实不忍。朕意欲居于月华门外养心殿,著将殿内略为葺理,务令素朴,朕居养心殿内,守孝二十七个月,以尽朕心。”(《清世宗实录》卷一)到十二月初九日,雍正帝行完大祭礼,就从守丧的苫次,正式入住养心殿。
反过来说,如果雍正帝是因害死皇父康熙帝而不敢、不想在乾清宫住,而乾隆帝不存在这些纠结应搬回乾清宫住,但他也没有;同理,嘉、道、咸、同、光、宣六帝,也都没有搬回乾清宫住!
从此,养心殿就成为清朝定都北京后,十朝中有八朝的实际上政治和生活的重心。
雍正帝是一位勤政务实的君主,他不住乾清宫,而住养心殿——将养心殿作为理政和居住的宫殿,不仅表示孝心,而且讲究实用,这是雍正帝一个明智的选择。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以养心殿格局为例,略作说明。
执行: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