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二十二)嘉庆至宣统:惨淡的落幕
清代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以后,自嘉庆朝开始逐渐走向下坡,国力明显趋衰。特别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政治、经济状况急转直下,整个封建社会陷入风雨飘摇的穷途末路之中。嘉庆至宣统(1796—1911年),景德镇制瓷业受当时社会状况的影响,无论官窑还是民窑生产,都是每况愈下,精美绝伦的瓷器日趋减少,各朝瓷器生产只是沿袭先朝的部分品种,少有创新。
嘉庆朝瓷器烧造承续乾隆朝的余光,早期青花瓷器的造型、纹饰、色彩等与乾隆朝基本相同,青花色泽大部分仍然稳定,只是花色品种远不及乾隆朝,且部分器物中已出现暗淡漂浮的现象,层次欠清晰,釉面稀薄泛青,民窑器更是如此。精细之作见有仿宣德缠枝莲纹盘、仿永乐玉壶春瓶等。嘉庆后期,部分青花瓷器的呈色灰暗,有漂浮感,并延续至道光、咸丰年间。
道光前期青花色调与嘉庆相近,蓝色不甚鲜亮,呈色较稳定,无凝聚斑点和晕散现象。后期的青花色调,有的不够深沉而有漂浮感。常见的器型有灯笼樽、赏瓶、玉壶春瓶、棒槌瓶、胆瓶、葫芦瓶、绶带耳葫芦瓶、梅瓶、花盆、罐、烛台、花觚、烟壶、盘、碗等。
咸丰青花中色调比较稳定的一类,同于嘉庆、道光时的青花色,精细的器物呈色鲜亮,一般者为黑灰或淡青的蓝色,多显漂浮,釉面亦不够平整,民窑更是如此。常见的器型有弦纹赏瓶、玉壶春瓶、花口尊、盘等。
同治至宣统时的青花瓷器,由于所用青料提炼不纯,色泽或灰暗,或泛紫,漂浮不沉,失去青花瓷器应有的深沉亮丽的美感。
同治青花既有较清新明快的色泽,也有黑褐劣色。与前朝相比,色料都有漂浮的弊端,胎釉的粗松更加明显。常见的器物有弦纹赏瓶、玉壶春瓶、笔筒、花盆、盖盒、罐、盘、碗等。以同治九年(1870年)景德镇御窑厂专为体和殿烧制的一批瓷器中的花卉盒为代表,其色清新,制作尚精,胎体厚薄适中。
光绪青花呈黑褐色或浅蓝色,还有的呈明艳泛紫的洋蓝色。由于色调都有漂浮不定的时代弊病,因而所绘纹饰多不够清晰,线条含混,笔触呆板平庸。但仿康熙青花的一类,有较高的造诣。常见的器型有赏瓶、玉壶春瓶、盖罐、大海碗、冰碗、盘等。另外,景德镇御窑厂专为慈禧太后烧造的批署“体和殿制”款青花瓷器,胎体厚薄适中,青花发色清新,制作尚精。
清末宣统一朝,虽历时短暂,但是景德镇仍在烧制官窑瓷器。青花色调明艳青翠,不晕散,超越光绪时期。常见的器型有赏瓶、纸槌瓶、玉壶春瓶、盖罐、大碗、杯、盘等。
嘉庆、道光两朝官窑青花瓷器年款以青花篆书六字三行款为主,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官窑青花瓷器年款,则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款为主。
1861年11月,慈禧发动“辛酉政变”,独揽大权,对内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对外向外国侵略者妥协,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社会局面相对稳定,政权暂时得以巩固。为满足个人及其代表的统治集团的需求,景德镇御窑厂陆续为宫廷烧制了不少精美的瓷器和祭器。
同治七年(1868年),御窑厂为同治皇帝大婚烧制瓷器120桶,计7294件;光绪年间,御窑厂为慈禧用膳之处体和殿烧制了包括百只大鱼缸在内的约万件瓷器,皆属“体和殿制”款识;光绪十年(1884年),为慈禧五十寿辰赏赐用瓷的烧制,花费白银一万五千两;光绪二十年,慈禧六十寿辰大典,仅烧制头批瓷器就耗银八万九千九百两,第二批又补入三万一千二百两。其中,仅是赏赐诸官吏和更换祭器而特制的瓷器,就用去白银三万九千四百两;光绪三十年,慈禧七十岁“万寿庆典”时,又耗银三万八千五百两,用于烧制成套的餐具和圆器类。正是这种穷奢极欲的需求和巨大的资金投入,使长期不景气的制瓷业稍有恢复。
执行: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