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十六)嘉靖、隆庆、万历青花
嘉靖、隆庆、万历三朝(1522—1620年),官窑青花瓷器烧造数量最大,也是风格突变的时期。总的趋势是器型加大,胎体厚重,造型朴拙,制造工艺粗糙。
嘉靖青花以进口回青和国产石子青料配合使用,色泽一反成化、弘治时的浅淡和正德时稍浓而泛灰的色调,呈现蓝中泛红紫的浓烈鲜艳色调。随着回青与石子青的配料比例不同,其呈色深浅亦有变化。据《江西省大志》载:“回青纯,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石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十分之一,谓之混水……中青用以设色,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则颜色清亮;真青混在坯上,如灰色;石青多,则色黑。”典型嘉靖青花所呈现浓重鲜艳的蓝色,正是成功掌握配料比例的结果。造型更加丰富,盘、碗仍为大宗产品,大件器物明显增多,如大盖罐、大鱼缸、大葫芦瓶、大花盆,以及口径达80厘米的大盘等。异形器亦很多,如八棱形、六角形、四方形以及上圆下方葫芦形等。由于大件器和异形器的成型工艺难度较大,因此造型一般略欠规整。装饰题材方面流行道教图案,如云鹤、八卦、八仙、灵芝等纹饰和老子讲道图以及“寿”、“福”组字等。
隆庆时的青花瓷仍用回青配合石子青绘画。但因提炼和配比得当,故呈色更趋稳定纯正,在广泛使用回青料制的嘉、隆、万三朝中最为悦目。器物胎体虽较厚重,但做工精致。造型有瓶、壶、罐、缸、炉、洗、盒、盘、碗等,琢器类多见菱形、梅花形、方胜形、长方形、六方形、多方形、银锭式等造型,有的配合镂空技法。提梁壶为创新器形。装饰题材多见云龙、龙凤、鱼藻、仕女、婴戏、缠枝莲、兔纹等装饰。
万历早期青花瓷器之风格与嘉靖时一致,如不署款,二者很难区分。至迟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以后,可能因回青料断绝而改用国产青料,称之为“土青”,其中以浙江所产浙料最好。《明实录》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三月乙亥条记载了太监潘相到景德镇后的上疏:“描画瓷器,须用土青,惟浙料为上,其余庐陵、永丰、玉山县所出土青,颜色浅淡,请变价以进,帝从之。”使用浙料绘画的青花瓷器,图案蓝中略泛灰色,呈色淡雅明快。
万历青花瓷器造型繁多,堪称明代各朝青花瓷器之最。除常见的各式盘、碗、杯、碟、瓶、罐、炉、高足杯等以外,还有各种成型难度较大的提梁壶、军持、绣墩、烛台、方炉、笔架、笔管、壁瓶、调色盒、多格果盒、多层套盒、书桌插屏、莲花式盘、雕塑人像等。明代定陵出土的青花龙纹大梅瓶高达74.9厘米。装饰题材以龙、凤、缠枝花卉、婴戏、鱼藻、狮子戏珠等传统图案为主,嘉靖朝盛行的与道教有关的云鹤、八卦、八仙人物等仍沿用。采用锦地开光法让突出表现纹样,是此朝青花在装饰上的特点之一。
又称“开窗”。瓷器的装饰方式。早在北宋越窑瓷器上已有。一般在器物的中心部位,绘出或塑出为圆形、方形、菱形、扇面形或花形栏框,框内绘塑山水、人物、花卉等图纹,起到突出主题纹样的作用。在边框外饰以满地锦纹的称“锦地开光”,明代称“锦地盒子心”,流行于元、明、清时期,多见于景德镇窑烧制的彩瓷。
执行: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