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2(五)交泰乾坤之交泰报时
在故宫后三宫中,交泰殿位置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交泰殿的内容很多,本讲介绍交泰特色、交泰报时和交泰宝玺。
现在看到交泰殿内宝座两侧,东次间安铜壶滴漏,西次间安大自鸣钟——这里曾经是宫廷、北京和国家的报时中心。
先说铜壶滴漏。铜壶滴漏是古代计时器,用铜壶滴漏盛水来计时刻。西周就有,历史久远。铜壶滴漏的动力,有用水的,有用水银的,有用沙子的,还有用半机械的。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张思训以水银代水,制作出“水银滴漏”。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发明了莲花漏法,在漏壶的上部开孔,使多余的水由孔中溢出,以保持漏壶有恒定水位,提高了漏壶计量时间的准确度。元代詹希元以沙代水,制作出“五轮沙漏”。北宋苏颂(1020-1101年)的“水运仪象台”,是半机械时钟,以水力作动力。这些都是漏壶计时发展史上的重大革新。
北京皇宫的漏刻,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曾设计制造过计时宫漏。据《元史•顺帝纪》记载,这套宫漏“高六七尺,广半之。造木为匮,阴藏诸壶其中,运水上下”,也就是完全用水作动力,驱动复杂的报时系统:第一套是整点报时——“匮腰立玉女,捧时刻筹,时至,辄浮水而上”;第二套是夜间打更——“左右列二金甲神人,一悬钟,一悬钲。夜则神人能按更而击,无分毫差。当钟、钲之鸣,狮凤在侧皆翔舞”;第三套是子午报时——“匮上设西方三圣殿……匮之西东有日月宫,飞仙六人立宫前。遇子、午时,飞仙自能耦进,渡仙桥,过三圣殿,已而复退位如前”。这架宫漏,其精巧构思、精绝技术,令人赞叹不已。这是当时最先进的计时宫漏。但是,元顺帝这位“鲁班天子”虽会做木匠,却不会做皇帝,玩物丧志,腐败已极,终被赶下宝座,逃往蒙古大漠。明朱元璋夺取皇位,司天监将元顺帝的这台宫漏计时钟进献,朱元璋命左右碎之。
现在参观故宫交泰殿看到的漏壶,是乾隆十年(1745年)制造的,为铜制,高五米余,分三节,置于台上,外建方亭,亭为重檐,上饰宝顶。这是中国保存至今的珍贵历史文物。
再说大自鸣钟。据史书记载,唐代就出现自动报时的机械漏刻。明代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带来自鸣钟。清朝沿袭,到清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交泰殿,自鸣钟被毁。今存交泰殿这座自鸣钟,是嘉庆三年(1798年)宫廷造办处仿原钟造的,高近6米(相当于两层高),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座钟。
自鸣钟高557厘米,宽221厘米,厚178厘米。外形仿中国式楼阁,分下、中、上三层。下层为柜型,背面有两扇门。中层正面是直径三尺的表盘,盘上有时针、分针、秒针,上面有罗马数字,盘上有玻璃罩。表盘背面也有两扇小门,里面有旋钮。钟砣重一百多斤。柜内有左、中、右三组铜轮,中轮联着钟的针,左轮击钟报时,右轮击钟报刻。一时一鸣,一刻一响,如时针、刻针都指向十二点,先打四响,表示四刻,再打十二响,表示十二点。打刻和打时,声音不同。报时钟声响亮,直达乾清门外。每天上弦,分秒无差。上层主要为装饰。钟后有八级阶梯,专人登梯而上,给钟上弦。这座自鸣钟已经二百多年,仍能正常走动。据《西清笔记》说:“交泰殿大钟,宫中皆以为准。”这架大钟,很准确,“数十年,无少差”。(参见刘月芳《交泰殿的自鸣钟》)
交泰殿里的这座大钟,是给宫内,是给北京,也是给国家定时间的。如上朝大臣的怀表以大钟报时来校准时间。
这里顺便介绍故宫的钟表。故宫珍存钟表数以千计。清帝因性格不同,对自鸣钟偏好也不同。康熙帝注重钟表的科技性,雍正帝注重钟表的实用性,乾隆帝则注重钟表的观赏性。皇宫、圆明园等许多宫殿都摆设钟表,皇帝出行也带钟表。如雍正帝谕:“养心殿造办处要好的表一件,随侍用。钦此。”(清宫《活计档》)他还赏赐近臣,如赐年羹尧自鸣表一只,年感激谢恩,御批道:“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涎就是矣。”(《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伴君如伴虎,后雍正帝赐年羹尧自尽。乾隆帝爱玩,玩钟表,既命自造,又令进口。官员也买进口钟表送礼,中国一度成为世界最大钟表进口国。但嘉庆帝重节俭,他说:“宫禁之中所储珍宝玩品,极为充仞,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可见此等珍奇袛属无用之物。”(《上谕档》嘉庆四年八月初十日)但是,清宫奢靡之风有增无减。光绪初,宫廷钟表达3400余座。故宫博物院利用奉先殿举办“钟表馆”,向观众展示近200件宫廷珍藏的钟表。
交泰殿归内务府管。设首领太监两员(八品),太监六员,主要负责殿内珍藏的御宝、自鸣钟,以及值班、卫生等事务。(《国朝宫史续编》)
交泰殿内除铜壶滴漏和大自鸣钟外,还珍藏有二十五方宝玺。
执行: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