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2(二)正大光明之匾后故事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8-10-09 08:22:0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古窑讲堂

  站在故宫乾清宫门前,第一眼会看到宝座上方正中悬挂着一块金字匾额,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正大光明”。这是一个政治象征、治国理念、伦理愿景和文物珍品的完美融合。

北京社会科学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为您讲述大故宫2(二)正大光明之匾后故事
匾后故事

明清皇位的传承家法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明朝在北京的十四位皇帝,永乐帝之后“父死子继”的十位,“兄终弟及”的三位——正统帝被俘由皇弟朱祁钰继承,正德帝身后没有儿子,由皇堂弟朱厚熜(cōng)即嘉靖皇帝继承,天启皇帝身后没有儿子,由皇弟朱由检即崇祯皇帝继承。明朝十六位皇帝,通过政变取得皇权的有两位:一位是朱棣经“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皇权;另一位是朱祁镇的“南宫复辟”,从弟弟景泰帝手中夺取皇权。

清朝十二位皇帝,通过政变夺位的,一例没有。有人说:慈禧的祺祥政变(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呢?这次政变是掌控皇权,而不是夺取皇权。明朝朱棣的军事政变,战争残酷,损失重大。究其原因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制度设计上,有得有失:得是分封诸子到各地为藩王,确实起到强固枝干、维护根本的作用;失是枝干强大,威胁根本——中央政权。为此,清朝总结明朝通过政变夺取皇权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有明诸藩,分封而不锡(通“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盖矫枉鉴覆,所以杜汉、晋末大之祸,意固善矣。然徒拥虚名,坐縻厚禄,贤才不克自见(xiàn),知勇无所设施。防闲过峻,法制日增。出城省(xǐng)墓,请而后许,二王不得相见。”(《明史·诸王五》卷一百二十)

清朝对明朝的封藩制度,既取其善,就是“三不”:“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又改其弊,就是诸王二要:“内襄政本,外领师干。”(《清史稿·诸王一》卷二百十五)

明朝皇位继承采取嫡长制,没有必要秘密立储。清朝不用嫡长制,皇位继承,大伤脑筋。清朝皇位继承,经过四个时期:

第一,贵族公推制。清朝皇帝的选择,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都是由贵族会议推选的。努尔哈赤、皇太极是当时天下之精英,是各路英雄之俊杰。满洲王公贵族共推努尔哈赤为昆都仑汗。皇太极、顺治的登极,都是经过诸王贝勒大臣认真讨论、反复酝酿、彼此协调、政治平衡的结果。虽然顺治6岁登极,但真正掌握实权的是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在清朝、南明、农民军、蒙古四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是一位英杰。

第二,皇帝遗命制。顺治帝开始将皇位继承改为遗命制。清朝皇位继承的贵族公推制,仅在太祖、太宗两朝实行过。顺治皇帝病危,皇位如何继承?当时孝庄皇太后健在,且历事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四朝,威望高,权势重。顺治帝临终前,皇太后、顺治帝商量由8岁的皇子玄烨继承皇位。这种皇位继承遗命制,其好处是避免皇位的争夺与残杀,保证皇位继承者的顺利过渡,缺憾是较贵族公推制减弱贵族参与决策的机会。后来康熙帝立太子,还请大学士、尚书等朝臣各陈已见,有点“民意测验”的味道。清朝皇位继承遗命制只实行了两代——顺治、康熙。雍正帝继位后改为秘密立储制。

第三,秘密立储制。雍正帝从康熙帝两立两废皇太子胤礽中总结出册立皇太子的弊端,而实行秘密立储制,还是皇帝生前确定皇位继承人,但是不公开宣布。秘密立储的好处是“三避免”——避免太子骄傲,避免朝臣结党,避免骨肉相残。

第四,懿旨定储制。就是慈禧太后“一人懿旨”,决定皇位的继承。

这里我重点讲秘密立储的故事。

什么是秘密立储?秘密立储就是当朝皇帝将选定的储君皇子的名字写好,装在鐍匣里,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上面。当朝皇帝崩逝后,朝廷众臣在乾清宫,取下秘密立储鐍匣,当众开启,公示于众。

清有几朝秘密立储?有人说是四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但实际上只有两朝,即雍正、道光两朝,因为嘉庆帝是乾隆帝禅让的。秘密立储最大的缺陷是:皇位继承人的选择,由皇帝独自暗箱操作。当初明神宗欲立郑贵妃之子福王为太子,遭到群臣反对而作罢,先后演出“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宫廷闹剧。这说明当时还有一点不同的声音。清朝秘密立储却没有一点不同声音,这就容易产生弊病。如清道光帝秘密立咸丰为太子,选人不当,铸成大错,就是秘密立储制度缺陷的鲜活例子。

几次置鐍匣在匾上?乾隆帝继位时取用过一次。嘉庆帝继位是乾隆帝当着众臣在授受大典中面授的。道光帝继位时在“正大光明”匾后没找到秘密立储鐍匣,后在嘉庆帝随身太监腰间小盒里发现的。咸丰帝继位则是道光帝病危时,召宗人府宗令、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宣示谕书,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清宣宗实录》卷四百七十六)同治帝为独子,自然没有立储。光绪帝和宣统帝因改变祖制,为慈禧“一言而定”。所以,“正大光明”匾后的秘密立储鐍匣,实际上只用了一次。可以说:“正大光明”匾后秘密立储鐍匣,仅用过一次,并不像电影电视或某些书文所渲染的那样热闹!

100.jpg

 
《精彩文章回顾》
1、【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2(一)正大光明之匾的来历
《古窑讲堂》大故宫2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2(三)正大光明之匾外思考
 
 
分线
主讲:阎崇年
执行:一把火
萌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