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第一讲 景德镇与明清瓷器
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陶瓷而蜚声海内外。作为古代瓷都,景德镇有漫长的陶瓷生产史。但到宋代“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才真正闻名于世。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自明代起,景德镇瓷业发展进入黄金期。朝廷在此建立官窑,带动了瓷业发展,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性瓷业中心,故有“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之说。清代景德镇依然保持着中国制瓷中心——瓷都的地位。至鸦片战争后,景德镇的制瓷业才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衰退而衰弱。明清瓷器的发展与景德镇的发展密切相关,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景德镇早在五代时已开始烧造瓷器,宋、元时代的瓷业已相当发达,但由于唐末至元代(包括辽、金)名窑遍布全国各地,产品各具特色,竞争激烈,因而没有形成以某个窑场为中心的格局。
明代景德镇制瓷技术在宋元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假如说唐代瓷业可用“南青北白”、宋代可用“八大窑系”来概括的话,那么明代可用“一个中心”来概括。这“中心”便是瓷都景德镇。整个清代,景德镇也始终保持着中国制瓷中心瓷都的地位。明清时期的景德镇之所以能成为瓷业中心并不是偶然,而是诸多因素共同着力的结果。
景德镇窑斗彩花蝶纹盖盒
明·成化
通高8厘米 口径14厘米 足径9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景德镇“水土宜陶”,具有得天独厚的制瓷条件。景德镇附近高岭村出产的高岭土是优质瓷土,洁白细腻,至今全世界的瓷土均以高岭命名,是烧制瓷器的理想原料。景德镇东北为黄山余脉,东面为怀玉山缓坡,群峰环峙,林木茂盛,为瓷窑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燃料。昌江依傍,江水可供淘洗瓷土,设置水碓,利用水利粉碎瓷石。此外,昌江江水自东、北两面流经市区,汇合后向西南流至鄱阳湖,注入长江,达于外洋,航运畅通。装载瓷器的货船可顺流而下直至鄱阳湖,转道九江、南京、扬州等地,然后销运国内外,境外的制瓷原料也可通过航运抵达景德镇。又由于景德镇北有黄山,东有怀玉山、武夷山,西有鄱阳湖的阻隔,又不处在大陆东西南北的主要通道线上,因而历代的战乱,大多没有波及,百姓得以安居,陶工得以乐业,瓷业才得以兴盛。
对外地先进技术的不断吸收,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的兴旺。历史上,北方战乱较为频繁。受战乱的影响,北方居民向南迁徙。北方窑场也受影响或关或停,窑工们迫不得已也加入了南迁的行列。窑工南迁最重要的有三次。第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北方窑工大批南迁,不少人进入景德镇地区,促进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第二次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北方著名的汝窑、定窑、钧窑的工匠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逃到景德镇。第三次是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各处瓷窑残破,不少窑工逃到景德镇,甚至连吉州窑的大批工匠也转到景德镇。千百年来大量的能工巧匠从外地涌入景德镇,不断地充实、壮大和发展了其技术力量。
外地劳动力的不断涌进,是景德镇兴盛的又一重要因素。景德镇只是浮梁县的一个镇。据史料记载,浮梁县的土著人口,在明清时期只占景德镇人口的十分之二三,而大部分人都来自周围的都昌、乐平、波阳、余江、余干、抚州、南昌、上饶、祁门各府县,号称“五方错杂”。瓷业的发展,吸引了这些农业地区的闲散劳动力,纷纷流入景德镇谋生,使陶瓷业所需要的劳力,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来自不同府县的人,往往与陶瓷业内部不同的行当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近代景德镇著名的“五府十八帮”。
《景德镇陶录》绘景德镇地形图
除了技术和劳动力的输入,还有大量资金输入景德镇,为景德镇瓷业的技术创新、扩大再生产等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输入景德镇的资金,一部分来自朝廷,一部分来自全国各地,还有一部分来自世界各国。来自朝廷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御窑厂的生产,使御窑厂的技术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如斗彩、珐琅彩、粉彩、郎窑红、豇豆红等彩瓷和颜色釉瓷的新创。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资金主要源于景德镇瓷器的销售,这部分资金是景德镇民窑取得重大发展的强大动力。众多出土的实物证明,景德镇瓷器不仅在江西省境内畅销,而且在临近各省,如安徽、江苏也有市场,甚至销售到四川、陕西、内蒙古和吉林等地。景德镇瓷器从唐代起还远销海外,从国外获取资金。
景德镇窑青花龙纹扁执壶
明·宣德
高22.8厘米 口径6.3厘米 底径9.2厘米
1969年四川成都隆庆太监墓出土
现藏四川省博物馆
景德镇瓷业的兴盛,还同广泛的对外联系分不开。全国许多省市都在景德镇设有会馆、商行,派驻专门人员。景德镇也在全国许多地区设庄布点,通过这些渠道沟通信息,了解行情,招揽人才,推销产品,并与海内外联系。
景德镇窑五彩麻姑献寿图盘
清·康熙
高2.8厘米 口径24.8厘米 足径11.8厘米
考古资料证明,进入明朝以后,随着御器厂在景德镇的设置,汇集在这里的优秀匠师们兼收并蓄历代各地名窑之所长,并加以发展和提高,不断创造出新的优质产品,景德镇以外的各大窑场如浙江龙泉窑、河北磁州窑、河南钧窑等生产的瓷器已无法与后起之秀景德镇的青花、五彩、斗彩及各种颜色釉瓷相媲美。景德镇凭借其优良的条件,以集大成的姿态,一举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繁多,是以往任何时代、任何窑场所不及的。
高岭土
一种优质制瓷原料。因首先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北的高岭村而得名。是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纯净的高岭土呈白色、浅灰色,为致密或松疏的块状,易用手捏成粉末,具有滑腻感;不纯的高岭土可显黑、褐、粉红、米黄等颜色。耐火度高,煅烧后颜色洁白。新石器时期晚期便开始使用它制造白陶、硬陶,北宋景德年间(11世纪初)被开采用于制瓷。1712年法国传教士昂特雷柯莱到景德镇考察,写信向罗马教廷介绍了高岭山瓷土。德国人李希霍芬将高岭土(Kaolin)一名传到欧洲,并成为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
《精彩文章回顾》
【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一)瓷都的诞生
【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二)景德镇窑与吉州窑的竞争
《古窑讲堂》本系列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四)景德镇官窑建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