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三十九)乾隆华缛之奇巧繁丽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8-05-17 08:10:1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古窑讲堂

乾隆帝弘历,25岁登极,在位60年,又做太上皇3年多,89岁离世,年号乾隆,谥号纯皇帝,庙号高宗,是中国皇朝史上执掌朝纲时间最久、享年最高的皇帝。乾隆朝国土广阔,中原太平,经济发展,府库充盈,文化繁荣,民族协和,周边和睦,万国来朝,达到中国帝制时代的文化高峰。他自誉“十全武功”,自诩“十全老人”。乾隆时期御窑瓷器,既有继承,更有发展,如曹植《七启》所言,“步光之剑,华藻繁缛”,华彩藻丽,繁缛缤纷。

以下,从文化大业、奇巧繁丽、集成创新三题入手,加以阐述。

<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为您讲述大故宫《御窑千年》(三十九)乾隆华缛之奇巧繁丽
奇巧繁丽

瓷器属于艺术,艺术追求两端:或简洁——简到增一笔为多,洁到添一点为赘;或繁缛——繁,《离骚》释为“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缛,《说文》释为“缛,繁采色也”,其实,都是追求华美。乾隆御窑的瓷器,既承前朝之奇巧,又创时代之繁缛。

乾隆帝对艺术收藏有极高的兴趣和品味,对艺术品也有独特的见解和情趣。他以皇帝的身份,亲自主导御窑瓷器的设计与创制,表现出创意新颖,内涵丰富,技法新奇,工艺复杂,秀丽端雅,艺术华彩,打上了乾隆时代的文化印记。其主要特点是善奇巧,重繁缛。

乾隆朝御窑厂热衷于技艺层面的开发,甚至炫耀不同凡响的技艺,追求出奇惊人、巧夺天工的作品。其前朝瓷器,如元至正青花、明成化斗彩等,虽至美矣,却皆静也。乾隆御窑转心瓶、夹层套瓶以及交泰瓶等高难度的艺术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以象征天地交通,国泰民安之意。这样的瓷瓶,各个部分都需要分别烧造,然后再拼接成一件整器,技艺难度,臻于极致。

1.清乾隆祭蓝釉描金粉彩开光乾隆行围图转心瓶,南京博物院藏。通高70厘米,口径20厘米,足径24厘米。这件转心瓶,原放置沈阳故宫,是纪念清帝东巡的一件孤品,后文物南迁,经多次辗转,现为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关于此转心瓶,《饮流斋说瓷》写道:

瓶之腹际,玲珑剔透,两面洞见,而瓶内更有一瓶,兼能转动,似美术雕刻之象牙球者然。若是者名曰“转心”,乃内府珍赏殊品也。

这件转心瓶,不但工艺巧,而且创意巧,可谓巧夺天工。主要表现在:

一是内胆要转,内外两瓶之间,缝隙太小,内瓶转不动;缝隙太大,内瓶不稳当。由于瓷坯在烧造时会收缩,缝隙无法事先精确估算,只能根据经验摸索,难度极高。其结构由盖、颈、外瓶、内胆、夹层、底盘六个部分,装配而成。瓶颈下端有铜销,可以套入内胆口沿的插销口,使之与内胆相连;而内胆底部又固定在底盘轴心上。奇妙之处在于:转动瓶颈,可以带动内胆围着轴心旋转;转动内胆,可以透过瓶身四个粉彩镂窗——看到内胆上的乾隆行围图。

二是外瓶要透,瓶的表面镂空,从外看到里面。一旦镂空,结构受损,可能烧破,难度极高。这样一来,焉能不贵?研究者曾经统计了乾隆时部分御瓷造价,转心瓶造价,创造了最高。如“百子太平大转瓶”,烧造四件,仅成品一件,造价高达220两白银;又如“丹凤来仪转瓶”,烧造三件,仅成一件,造价也达到180两白银。

三是外观要美,通体以亮丽的祭蓝釉为底色,配用金彩,显得华贵庄重,主题纹饰为“乾隆行围图”。通过四个粉彩镂窗,以多种工艺表现出野外的景色,近处是牙雕的侍臣,远处是粉彩秋郊山野景观,而牙雕乾隆帝像则在仪仗、侍卫簇拥下,策马而来,再现了皇家行围场景。随着内胆的旋转,画面变换,栩栩如生。

这件转瓶,一将瓶盖、内胆和外瓶,二将近景、中景和远景,三将牙雕、绢作和绘画,四将瓶颈、腹和底盘,巧妙地融合于一件瓷器之中,既写实又虚幻,既能静又能动,令人耳目一新,心灵为之震撼。

100.jpg

清乾隆祭蓝釉描金粉彩开光乾隆行围图转心瓶

2.清乾隆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故宫博物院藏。高40.2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21.1厘米。瓶表现的主题是时间。外瓶四面开光,分绘四季,天地变换;内瓶绘婴戏图,人生初旅,童趣盎然。最妙的是,此瓶口部和颈部都可转动,转缝上侧书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下侧书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旦转动起来,天干地支相配,可做万年历用。这件转心瓶,上转下不转,内转外不转,既智矣,又巧矣。乾隆九年(1744)为甲子年,御窑烧造此瓶,象征万年之始。皇朝之运,循环如意,辐辏连绵,亿万斯年。

100.jpg

清乾隆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

乾隆帝的文化趣味,既善奇巧,又重繁缛。举两件瓷器,可见一斑。

1.清乾隆黄釉粉彩八卦如意转心套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19.5厘米,口径6.1厘米,足径6.8厘米。这件作品,烧造奇巧,瓷艺精绝。不仅同时汇集转心、套瓶及交泰的技法于一器,而且纹饰还包含彩绘与镂空两种技法。整只瓶子可以拆分为瓶颈、腹部和内瓶,而腹部又由如意云纹错开,形成上下两截,构成“交泰”的瓶式。以手触动瓶颈,内瓶随之旋转,而瓶腹上下则既相错开,又维持着巧妙的套合关系。镂空的八卦纹及上下分开的如意云纹,使内瓶景物,隐约可见,穿透玲珑。除结构奇巧之外,彩绘也颇具匠心。瓶面先施黄釉,又在釉面上锥拱锦地纹,再绘以蓝、白、紫、粉绿、深绿、橘红等颜色的番莲花、蕉叶和花朵,筋脉丝缕,浓淡深浅,绚丽精细,繁复灵动。这件“夹层玲珑交泰瓶”,既能转动,又能开合,为督陶官唐英及其助理老格精心研发烧造的瓷器新品种。

100.jpg

清乾隆黄釉粉彩八卦如意转心套瓶

2.清乾隆粉彩描金书函式金钟笼,故宫博物院藏。金钟笼,就是养蛐蛐、蝈蝈等鸣虫的笼子。这件金钟笼,通高14厘米,长20.5厘米,宽11.7厘米。这件瓷器笼子,模仿乾隆青年诗集《乐善堂全集》带织锦的线装书函。上面是仿石质拱形纽印章;而印章下就是笼子的喂食口,内里中空,有虫食槽。印章旁是一个圆形印泥盒,内置樱桃、花生、莲子、瓜子等象生瓷果品;有五孔与箱体相通,盒盖移开后,可以通过孔洞发出鸣虫叫声。这样,本来是一个喂养鸣虫的笼子,创烧成一件既能养鸣虫,又能做文房陈设的精美瓷器。这同明朝宣德蛐蛐罐相比,瓷器技艺,大为提升。

100.jpg

清乾隆粉彩描金书函式金钟笼

乾隆御窑瓷器,在艺术和技术上,仿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乖戾,既集古今瓷器之大成,又创中外瓷器之新颜。

100.jpg

 
《精彩文章回顾》
1、【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三十六)雍正雅致之珐琅之秀
2、【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三十七)雍正雅致之用人之道
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三十八)乾隆华缛之文化大业
《古窑讲堂》大故宫《御窑千年》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四十)乾隆华缛之集成创新
 
 
分线
主讲:阎崇年
执行:一把火
萌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