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三十二)康熙恢宏之文化大势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8-03-29 11:06:0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康熙帝8岁继位,在位61年,是帝制时代君临天下时间最长的—位皇帝。康熙御瓷,恢宏丽雅。其缘其因,纵观全局,首先要讲文化大势。

古窑讲堂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为您讲述大故宫《御窑千年》(三十二)康熙恢宏之文化大势
文化大势

自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到康熙二十一年(1683)统一台湾,整整百年。期间,矢镞纷飞,山谷陵替,民生困敝,文化凋零。此后,清朝开始由震荡向安定、由破坏向发展、由宣武向崇文的历史转变。康熙后四十年、雍正十三年、乾隆前四十年,百年间中原地区没有战乱,这在皇朝史上实属空前绝后。

康熙帝勤于读书,长于书法,艺术造诣很高,国务亲力亲为。总其一朝,国家一统,经济发展,文教繁盛,万国来朝,“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

康熙朝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多元文化融合、儒家文化主导、吸纳西方文化。

先说多元文化融合。中国皇朝社会,主要有五种经济文化类型,即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和沿海及其岛屿海洋文化。清朝建立并巩固政权后,五种经济文化之间有冲突,但更趋融合,融合为时代主流。满洲森林文化进入中原,蒙古归属清朝,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受朝廷册封,沿海及其岛屿划入版图,出现中华多元文化大融合的历史局面。

再说儒家文化主导。清廷采取以儒家文化为主、多元文化融合的国策。康熙帝改变太祖努尔哈赤“屠儒”、叔祖多尔衮“排儒”的做法,亲自拜谒孔庙并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推祟儒家经典,实行开科取士,表彰博学鸿儒,从而出现了一个皇朝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大局面。

在吸纳西方文化方面,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学习并吸纳西方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医学、测绘、绘画、音乐等文化与科学的皇帝,同俄国彼得大帝、法王路易十四进行外事与文化交往,开创出一个文化新局面。在皇宫造办处中,既有中国士人、工匠,也有西方耶稣会士,共同研发、烧造御用瓷器。当然,清朝同前朝大明比,确有进步和发展,然而同西方崛起的大国比,却有差距。

康熙时期的御窑和瓷器,从宏观来说,文化大势对其有着深刻影响;从微观来说,文人参与画瓷,促进了瓷器繁荣。康熙御窑瓷器,造型多样,品类丰富,前朝所无。

清康熙十九年(1680),三藩之乱接近削平之时,康熙帝派工部郎中臧应选等人驻景德镇御窑厂督造瓷器。臧氏督窑时间最长,而有“臧窑”的说法。臧应选督陶,可以看作清朝御窑厂开始运作的一个标志。

明末清初以来文化与工艺的发展,如书法、绘画、家具、雕刻和景泰蓝等,都对景德镇御窑瓷器产生重要影响,文人画瓷即是写照;皇帝派遣亲信能臣参与督陶,郎廷佐、郎廷极兄弟是其中的代表;各色人才,齐聚景德,设计大师刘源、画工汪绂,都堪称一时之选。

从晚明到清初,文人画瓷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节点:文人绘画,文人画瓷,文人画御窑瓷样(官样)。这三个节点的直接或间接推动者,分别是董其昌、徽商群体和康熙帝。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他的一生,宦海沉浮,崎岖坎坷,三落三起,官至明南京礼部尚书,幸得善终。董其昌的为官之道,史书评价为“不激不随”。每当仕途遇阻,董其昌既不一味硬顶,也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退。在宦海“三落三起”中,董其昌把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用得出神入化。

先是,董其昌任时为皇子、后为泰昌帝的朱常洛的讲官,深得信任。由于朝廷政争,被外放为湖广副使。按说,他以储师之尊,可以软顶一下,但是董其昌“不激”,选择了称病回家。后来,万历帝起用他担任“督湖广学政”。这是一落一起。

在学政任上,董其昌选拔人才、组织考试,前来说项的人不少。他不徇私情,惹恼了大户,大户“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史称“民抄董其昌案”。这事不难查清,皇帝也要为董其昌做主,但他仍然“不激”,辞职了事。直到明泰昌帝继位,才被召回京师任职。这是二落二起。

明泰昌帝去世,继任的天启帝继续信用董其昌,让他做南京礼部尚书。当时正值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当权,“党祸酷烈”。董其昌看不上阉党,但他“不激”——没有像某些东林党人那样正面斗争,也“不随”——没有和魏阉沆瀣一气,而是又一次辞职。直到崇桢帝继位,清除阉党,才重被起用。这是三落三起。

崇祯七年(1634),他“乞骸骨,温旨慰留。章七上乃允,赐乘传还”。两年后病卒于家,年八十有三。

董其昌之所以能做到“不激不随”,可能和他“通禅理”有关。禅宗讲究心,“禅何物也,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也,即吾禅之体也”。悟道要靠自心,心外之事,勿太关注,既不要顶上去,也不要卷进去,这就是“不激不随”。

董其昌参禅,不仅悟出了为官之道,更悟出了书画之道。他参考禅宗的南北之分,提出了中国画的“南北宗论”。按照学者的总结,“南宗是文人画,有书卷气,有天趣,是‘顿悟’的表现;北宗是行家画,只重苦练,无天趣可言,是‘渐修’的表现”。董其昌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提倡文人画,被誉为“文人画正脉”,引领了明清之际的书坛画坛潮流。

当时,徽商借地利与财力,大举进入景德镇瓷业。他们赞助画师,设厂烧窑,购买瓷器,运销内外,成为一股经济和文化力量。董其昌与徽商过从甚密,曾数度赴徽州(今安徽省歙县)与徽商文人交流,他的作画之道也影响了徽商。借助徽商力量,文人画一跃成为景德镇民窑瓷器的装饰。

康熙一朝,在皇帝推动下,文人画瓷,登入殿堂,参与御窑瓷样(官样),造就了御窑瓷器史上的新高峰。

康熙帝尊崇董其昌。他不但临幕董氏的书法,而且欣赏文人画。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第五次南巡,行至松江府,特意行书题写了“芝英云气”匾额,命皇太子携至董其昌祠,悬于堂上。“芝英云气”语出著名书法评论家庾肩吾,是形容书法气势的。

董其昌有个老乡叫高不骞,他目睹了这一盛事,当即写了三首诗:

尚书书体擅清妍,六草三真罕得传。激赏岂知符圣藻,不辞九万写华笺。

四字褒崇近古无,形容摘取庾肩吾。松铅行处传天巧,郁郁蛟龙榜旧庐。

青宫玉质正乘春,出捧干文下紫宸。惊代光芒联七曜,眼中何啻墨痕新。

第一首主要夸董其昌(尚书),说他字写得好,连皇帝都喜欢;第二首主要夸康熙帝(蛟龙)。说他的褒奖前所未有,皇帝是真龙天子;第三首主要夸皇太子(青宫),东方属木,于色为青,所以“青宫”就是太子所居的东宫。原来,高不骞这三首诗,把董其昌、皇帝、太子都夸了一遍,又以对君恩的尊崇融贯其中。

康熙帝喜好文人画,命令由宫廷画师参考文人画,设计瓷样(官样),再由御窑画工画到瓷器上,烧造成器。在这方面,他做出了三项重大改进。

一是推崇正统。明清之际,文人画逐渐形成了正统派和野逸派。正统派以“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为代表,追随董其昌;野逸派则以“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弘仁为代表。明清之际,野逸派画家不愿与新政权合作,寄情山水之间,既取得了艺术的成就,也切合了遗民的心态,对瓷器生产影响很大。正统派则归顺清朝,如王翬曾奉诏作《康熙南巡图》,王原祁则中康熙进士、入值南书房,主持绘制《万寿圣典图》。康熙帝喜欢董其昌,又要鼓励士人向新朝靠拢,所以推崇正统派。“四王”成为御窑文人画瓷的主导风格。

二是创新画法。正统画派入宫以后,吸取了院体画、西洋画的技法。大部分宫廷画师画的都是院体画。院体画讲究意境渲染,西洋画讲究光感透视,都被吸取到瓷样(官样)的设计绘制。康熙青花瓷的绘画,将明末徐渭以来皴染法与西洋透视焦点法相融合,能分出九色,浓淡分明,娇翠鲜丽。康熙青花瓷器,以其胎精、釉细、形美、花艳,而享有极高的艺术声誉。

三是改进技术。康熙一朝,青料的提炼、青色的层次、胎釉的质量、器型的品类,都有明显进步。青料的提炼,明末发明了火煅法,使得青花发色更加明艳,人称“翠毛蓝”。青色的层次,原本不多,而康熙时可以分出九色之多,人称“分水技法”。胎釉的质量,康熙时的瓷胎致密,釉面坚固,且亮而丽,人称“紧皮亮釉”。造型品种,达百余种。

总之,各项技艺不断出新,为御窑瓷器艺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100.jpg

 
《精彩文章回顾》
1、【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二十九)清设御窑之三罹战火
2、【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三十)清设御窑之废除匠籍
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三十一)清设御窑之王锳治饶
《古窑讲堂》大故宫《御窑千年》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三十三)康熙恢宏之康熙御瓷
 
 
分线
主讲:阎崇年
执行:一把火
萌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