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三十八)明官窑青花鉴赏之正德时期的胎、釉与青花料
正德官窑制品,一改成化和弘治时轻巧、精雅的风格,向质朴厚重的风格转变。这时的器型十分丰富,大器增多,并出现了许多新颖奇特的造型,青花与釉上彩的结合形式也更加丰富。其胎、釉、青花色料以及器型、纹饰都体现了当时的制作水平,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正德青花的胎体洁白而致密,杂质少,后期胎质不及前期致密,有细小孔隙,特别是大件器物更为明显。釉色白中透着青灰,釉层肥润、细腻。
青花色料的使用复杂多样,从色泽上分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种呈色鲜艳、深沉与弘治相近;另一种为浅淡的灰蓝色调,其呈色稳定、匀净;再就是接近嘉靖青花,所谓发色浓艳的“翠青”色。其中第二种最为普遍,被认为是典型的正德青花呈色,而第三类仅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花婴戏纹鸡心碗。这三类青花在时段划分上,以承、启为依据,将与弘治相近的一类,定为正德早期,典型的正德青花为中期,第三类为正德晚期。
关于以上三类青料的产地,早期仍继续使用乐平的平等青。据正德十年《瑞州府志》载:“上高县天则岗有无名子,景德镇用以绘画瓷器。”可见正德中期使用的青料是江西瑞州府所产的“无名子”,从宋应星《天工开物》“凡画碗青料,总一味无名异”、嘉靖《江西大志》“石子青,产于瑞州诸处”的记载可知,无名子又叫无名异,也称石子青。至于正德晚期用回青,是源于王世懋《窥天外乘》里的一段文字: “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珰镇云南得之,以炼石为伪宝,其价,初倍黄金,已知其可烧窑器,用之果佳。嗣是阖镇用之,内府亦有输积,而青价稍稍贱矣。”为了印证这段记述,才找出了青花婴戏纹鸡心碗,但,《中国陶瓷史》对这只碗的青花料是不是回青,仍存疑虑,认为“其所用的青料,是否即属回青,是值得考虑的”。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窥天外乘》的这段文字,它并没有肯定正德时景德镇就使用了回青,只是说正德时云南大珰镇用回青做原料,炼制假宝石,当知道可以用作彩绘原料,并在试用之后,景德镇才开始使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从对事物的认知到实际运用需要一定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不会太短,因此,景德镇使用回青不一定就是正德时期,也很可能在正德之后。
综上所叙,正德青花使用的青料只有平等青与石子青两种,呈色与嘉靖有些类似的青花婴戏碗只是孤例,很难作为正德使用了回青的实证。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执行: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