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二十八)明官窑青花鉴赏之“空白期”的遗物“补白”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7-09-12 07:45:1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空白期”的遗物“补白”

从文献可以看到“空白期”官窑的烧造概况,但无法了解官窑制品的真实面貌。1988年11月,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明御厂西院发掘出明初窑炉,窑炉西侧发现一条长17米,宽2米的巷道,巷道中填满了明初瓷片(图1)。堆积可分三层,上层为稀薄的窑碴,其间杂有书“大明成化年制”的瓷片;中间一层的堆积最厚,达1.3米,出土了大量龙缸残片和一些无年款瓷片;下层是宣德时期的瓷片。以上堆积一、三层均有纪年标本,唯独第二层没有明确纪年,据地层叠压关系分析,第二层应属正统至天顺间的遗物。

100.jpg

正统青花龙纹大缸出土现场

据文献,北京宫殿中,谨身、华盖、奉天三大殿在永乐时因火灾而化为灰尘,正统六年重修完毕,尔后命景德镇御器厂烧造青花龙纹大缸,但因器物太大,屡烧不成,督造官员为此还受到了责罚,另还有命官窑烧造金龙金凤白瓷罐和九龙九凤膳案诸器的记载。巷道中间层出土的遗物以高73厘米、腹径88.4厘米的青花龙纹大缸为多,另外还有无款的青花九龙碗、盘和白釉罐等器物。如将遗物与文献相印证,可以确定这些器物应该是正统时期的遗物,这为“空白期”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史料。

另外,在明代御器厂的东司岭也出土过海潮纹的碗、盘,其潮头的绘制有所变化,青花色泽也与正统有些差异,可能是景泰或天顺之物(图2)。

100.jpg

天顺青花海水纹盘

100.jpg

正统青花海水纹盘

除考古资料之外,传世品中有几件器物与官窑有一定联系,值得关注。江西省博物馆藏有一件景泰元年“奉天敕命”的瓷板,瓷板高48厘米、宽33厘米、厚7厘米,六边镶合,为瓷板的早期制作形式,其上下边饰为双龙戏珠,龙为双角五爪,敕命内容为褒嘉行人罗如墉。如此大的镶合瓷板烧成难度非常大,民窑难以烧成(图3)。再者,明代的“诰命”“敕命”一类的文书,不同于一般文书,它们都是由朝廷颁发,写在当时非常贵重的丝织物上面的,而书写“敕命”的丝织物,是由工部所属的神帛制敕局专门制作。以此类推,这种瓷质“敕命”理应由工部安排制作,因此,该“敕命”瓷板可能是当时御器厂的制品;北京出土有“大明天顺年制”的龙纹盘,款式非常规矩,“天”字与成化天字罐上的“天”字写法一样,从器型、纹饰都可以确定为是天顺官窑制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天顺年”款青花波斯文三足弦纹炉,其造型与宣德官窑炉的形制如出一辙。同样器物在山西省博物馆也藏有一件;另外,湖北藩王墓出土的“天顺年置”龙纹碗也可能与官窑有关。

100.jpg

景泰青花“奉天敕命”瓷板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彩文章回顾》
1、【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二十五)明官窑青花鉴赏之宣德时期关于永、宣不分
2、【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二十六)明官窑青花鉴赏之“空白期”——正统、景泰、天顺时期
3、【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二十七)明官窑青花鉴赏之“空白期”的文献“填空”
《古窑讲堂》大故宫《御窑千年》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二十九)明官窑青花鉴赏之“空白期”正统官窑的基本特征
 
 
分线
主讲:李一平
执行:一把火
萌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