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二十三)明官窑青花鉴赏之宣德时期的青花料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7-08-08 08:21:5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宣德时期的青花料

   宣德青花深沉凝重,线条中能见到铁锈斑,青料凝聚处更加明显,褐色斑点深入胎骨,迎光侧视可见凹凸不平,有的画面也会出现晕散现象。

   晚明文献记载宣德青花,“乃苏勃泥青也”,囿于文献,学界一致认为永乐、宣德青花都是使用进口青料所绘。同时把青花中有铁锈斑和晕散的现象,作为进口青花料的主要特征,但又对永、宣青花中没有铁锈斑和晕散现象的青花是不是进口料而产生怀疑。《中国陶瓷史》称:“在传世的永乐、宣德青花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带铁锈瘢黑斑,而青花色泽又极为幽雅美丽的制品。有人物画面的青花器,往往属于这一类,其所用青料究竟是国产钴土矿,还是进口料加以精制的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993年,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出土了一块宣德盘,盘上绘有呈色不同的折枝花,花旁书有“樂一”“樂二”等汉字,这显然是检验青花呈色的试料盘,在宣德试料盘上怎么会出现“樂”字编号呢?这使考古工作者产生了与乐平陂塘青的联想,他们把历年出土的元青花和洪武、永乐、宣德青花进行对比,结果是宣德青花呈色深沉,多数还略感泛灰,不及元代和永乐浓艳,晕散的现象也比元代和永乐青花少。为了弄清宣德青花料的真实面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宣德青花进行了Fe2O3 、Co0、Mn0含量的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宣德青花都属于低铁高锰类,使用的是国产青料。这一结论出来后,再次引发学者对宣德青花的关注,经研究与探讨,大多数人认为宣德青花确实与永乐青花有差异。于是,有的接受了宣德青花为国产料的说法,也有的认为宣德青花既使用了国产料,同时也使用了进口料,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宣德青花用料有三种,即进口料、国产料、进口料和国产料掺和使用的混合青料。

   当然,说宣德青花完全是使用国产料,也失之偏颇,毕竟永乐与宣德仅一年之隔,永乐的苏麻离青不会用得一点不剩。此外,有学者研究“苏麻离”是根据波斯语“速来蛮”的音译而来,如果是的话,撒马而罕王朝在宣德初还进贡过“速来蛮”。《明实录》宣德六年正月甲午条:“赐撒马而罕使臣卜颜耷法儿等钞,彩币表里有差。初行在礼部奏:‘卜颜耷法儿等进‘速来蛮’石一万斤,多不堪用,今还,请薄其赏。’上日:‘厚往薄来,怀远之道。撒马而罕去中国最远,毋屑屑与较,可加厚遣之。’故有是赐。”只是因为速来蛮青料的质地太差不能用而已。

   青花的呈色情况比较复杂,如果仅仅把青花中有铁锈斑和晕散的现象,作为进口青花料的特征是不全面的,因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产生褐斑结晶的原因主要是铁元素的沉积,明、清时青花料的加工要经过选料、淘洗、煅烧、拣选、乳料(研磨)等工序。其中淘洗必须反复搓洗,多次沉淀,如果淘洗不精,则除铁不尽,就会产生褐色斑点。另外,与用料的浓淡也有关系,画笔上含料过多、过浓也容易产生结晶,故大笔平涂的起笔处,出现结晶斑的概率就高。而青料的晕散,与烧成温度有关。当烧成温度偏高时则易晕散,这从釉色也可得到印证,青花晕散的釉面一般都要亮一些,不及正色青花的釉面柔和。所以,为了使青花发色稳定不晕,有在青料中加入适量高岭的做法。

  (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彩文章回顾
1、【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二十)明官窑青花鉴赏之宣德时期宣德官窑的烧造情况
2、【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二十一)明官窑青花鉴赏之宣德时期的器型
3、【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二十二)明官窑青花鉴赏之宣德时期的纹饰
《古窑讲堂》本系列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二十四)明官窑青花鉴赏之宣德时期的款识
 
分线
主讲:李一平
执行:一把火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