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四十六)乾清宫门之重要决策
前文已介绍过前三殿,本讲开始介绍后三宫。后三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后宫庭院,主要是帝后的生活区。前三殿的正门是太和门后三宫的正门是乾清门。前三殿的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名称都多次改过,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名称始终没有改过。
我们展开故宫地图,故宫的后三宫(又称后寝)区平面呈长方形。这组宫殿建筑群,建在高台上,因为是帝后生活区,所以庭院面积、基座高度,虽比前朝规制紧缩,但比其他宫殿宏丽。在建筑形制上,外朝的宫殿高大壮丽,间隔宽阔,等级森严,内廷的宫殿建筑,布局紧凑,更为精致。
后三宫区的建筑与格局,可以概括为“三宫两院十二门”:“三宫”就是后三宫的核心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两院”就是由交泰殿分割为前后两个宫廷院落,即乾清宫前院和坤宁宫后院;“十二门”是南面的正门乾清门,北面的坤宁门,东面的日精门、龙光门(小门)、景和门、永祥门(小门)、基化门(小门),西面的月华门、凤彩门(小门)、隆福门、增瑞门(小门)、端则门(小门)。所谓小门,就是单间,不设门楼。这些门构成东西南北的内外通道。
乾清门是外朝和内廷的分界。门前有一条横街,俗称“天街”——往东,出景运门通太上皇的宁寿宫;往西,出隆宗门通皇太后的慈宁宫;往南,迎面是保和殿。门里是后三宫区,外朝大臣、皇亲国戚及其他人等,非经皇帝特许,万万不能进入乾清门,擅入者,处绞刑;而后宫妃嫔宫女们,没有得到皇帝许可,也绝对不可以随便外出乾清门,违反者,受严处。
乾清门在清代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特别是康熙朝的“御门听政”主要在这里。乾清门给历史留下最深刻的记忆是“御门听政”。许多重要决策是在乾清门“御门听政”时做出的。康熙大帝的勤政,五十五年,寒暑无间,坚持不懈,一以贯之,难能可贵,值得史鉴。
乾清门坐北朝南,东西五间,三陛三出(三道、三层台级),各九级(蹬)。长八丈二尺,宽连廊共四丈三尺,山柱高三丈一尺,单层屋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围饰以石栏杆,前列两尊金狮。
乾清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排低矮狭窄的房屋:东侧南向有房屋十二间,主要是六部九卿——吏、户、礼、兵、刑、工部和都察院、理藩院、通政司等临时办公的场所;西侧南向也有房屋十二间,主要是军机处及其他相关机构的场所。乾清门南向两侧的机构,是随着乾清门功能变化而变化的。明初在奉天门(太和门)御门听政,那些相应的内阁机构,分布在奉天门(太和门)外两侧。清朝——特别是顺、康、雍、乾等朝,主要在乾清门御门听政,所以相应的内阁机构随之分布在乾清门的两侧。
御门听政是明清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一种重要会议形式。所谓“御门听政”,通俗地说,就是皇帝办公会议。御门听政,常在早上举行,所以又称早朝。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的朝会,叫作大朝;在乾清门等处举行的日常朝会,叫作常朝。明朝皇帝御门听政,早期在奉天门(皇极门),文武官员每天拂晓到奉天门早朝,皇帝接受朝拜,处理政事。清初御门听政在乾清门。如皇帝在皇宫外活动,那就随皇帝行宫所在地而规定处理政务的场所。
清朝初期御门听政的场所,为什么由太和门改到乾清门呢?有学者认为,太和门在皇宫最南端,皇帝住在乾清宫,每天早上要从后宫乘舆,经过大半个皇宫,路程远,费时间,动静大,不方便。皇帝在乾清门听政,出了乾清宫,没有几步,很快就到,便捷得多。虽说乾清门不如太和门气派,但它接近后宫,比较实际,效率也高,体现了康熙帝不摆排场、讲求实效的作风。
清朝御门听政,从顺治朝开始,到康熙朝,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在乾清门的门道设“黼扆”(fǔyǐ),就是围帐;帐前设御座(宝座),座前设御案,案上放置奏疏或奏折,供大臣跪奏时用。乾隆五年(1740年)命设毡垫,这是乾清门设毡垫的开端。(《养吉斋丛录》)
清朝御门听政时间,夏、秋为辰初(早七时),冬、春为辰正(早八时)。北京冬天很冷,早晨更冷,虽设围帐,也要取暖,御座前设两个铜火盆。乾清门是开敞的,虽有火盆,还是很冷。这种取暖同现代暖气或空调相比,可要寒冷多了!
御门听政时参加的官员,有大学士、六部九卿——六部尚书加左都御使、理藩院尚书、通政使,内阁学士,翰林院侍读、侍讲,日讲起居注官、各部相关官员等,一般十多人。
御门听政仪式,与会官员,先在午门外会合,传旨宣召,鱼贯而入,到乾清门,分列东西,按级序立,记注官等就位侍立。部院奏事官员,捧疏者到正中,靠近黄案前跪,奏事毕,起立,退回原班。吏部引见各部院属官毕,退下。记注官立御榻之右。每奏一事,皇帝降旨,大学士、学士承旨完毕,起立。皇帝还宫,皆退朝。(《大清会典》)设满、汉科道官各一员侍班,纠参失仪官员,迟到官员要受申斥或处分。
会议文件——奏疏或奏折,一式两份,一份呈上御案,一份由内阁学士捧本在御前背诵,如果记忆不熟或满语生疏,会受到斥责或处分。每本奏完,皇帝用满语或汉语降旨。一段时间,文件批写,都在乾清门。在诸学士执笔批写中,以折尔肯的书写为最快。诸臣一二张没写完,折尔肯已写完五张。他的草书更快,时人皆称他为“文坛飞将”。散会后,文件交内阁,遵旨缮写处理。副本交内阁或军机处存档,成为军机处录副,这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内阁或军机处的档案。
清帝御门听政,议决重大治策。
先说治河决策。据《郎潜纪闻》记载:御门听政时,皇帝与大臣商讨治河方略。巡抚张伯行熟谙水性,面奏河务。康熙帝反问,张伯行从衣袖里取出地图,一面比画,一面答辩。大臣牛钮当即斥责张伯行狂妄。康熙帝说:“毕竟是他留心,即书本亦是他看过,尔等谁留心者?”张伯行留心河务,不仅实地考察,还查阅书上记载,你们谁这样留心过?诸位大臣,闭口不言。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十一月,康熙帝命江、浙两省在京官员,及大学士、六部九卿等官,都聚齐到乾清门外,宣谕道:朕每至一方,必取一方之土,以试验之。今岁南巡江浙,见两省农田,全资灌溉,命两省督、抚,将各地宜建闸蓄水之处,通行确察,明晰具奏。以朕度之,建闸费用,不过四五十万两,且南方地亩,见有定数,而户口渐增,偶遇岁歉,艰食可虞,若发帑建闸,使贫民得资佣工,度日糊口,也是善策。(《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一)这说明:其一,重视水利;其二,未雨绸缪;其三,以工代赈;其四,国库出钱。
次说版图大事。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初一,康熙帝御乾清门,派内大臣索额图、佟国维、马喇等一行,出使俄罗斯国。命选精骑万余人扈行,私从仆马,数字过万,旌旗绵延,三十余里。(《出塞纪略》)行前,康熙帝指示索额图等,大意是:俄罗斯侵占我边境,交战在黑龙江、松花江、呼玛尔江等处,占据我属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雅克萨(今阿尔巴津)地方,收纳我逃人根特木尔等。为反击侵入,我兵筑黑龙江城(今漠河黑龙江北岸),两次进剿雅克萨,攻围其城。这就是同俄罗斯关系的原委。黑龙江地方,最为重要。嫩江而下为松花江,松花江而下为黑龙江,还有恒滚、牛满、精奇里等江,都汇流入黑龙江,直达于海。康熙帝指出:
环江左右,均系我属鄂罗春、奇勒尔、毕喇尔等人民,及赫哲、飞牙喀所居之地。若不尽取之,边民终不获安。朕以为尼布潮、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之一河一溪,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少弃之于鄂罗斯。我之逃人根特木尔等三佐领,及续逃一二人,悉应向彼索还。如鄂罗斯遵谕而行,即归彼逃人,及我大兵所俘获招抚者。与之画定疆界,准其通使贸易。否则尔等即还,不便更与彼议和矣。(《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五)
当天,索额图等起行。但因噶尔丹叛乱,召索额图一行回京。局势稍定后,再派索额图等出使,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与俄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北部边界。
议政事之外,还议决人事。
执行:阿 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