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四)明、清御厂的设置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7-03-28 07:31:5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明、清御厂的设置

   据《明史》、地方志和碑记等文献记载,御器厂的设置时间有洪武二年、洪武三十五年、宣德年间、正德初年四种说法。对此,除极少数人以《明史》为依据,认为御厂设置于宣德初“较为妥当”外,绝大多数人认为宣德之前景德镇已有官窑。但仍有两种观点:一为建于洪武二年(1369),另一种为建于洪武三十五年(1402)。这两种观点的持有者,其争论的焦点都在明初的形势上,持洪武二年观点的认为:所谓洪武三十五年是建文四年,其时正值靖难之役,战乱之际不可能建官窑。倾向后说的认为:洪武二年政权刚刚建立,全国尚未完全统一,况且明太祖崇尚节俭,设官窑的可能性极小。

   1990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珠山东麓发现了明代早期的遗物,出土有青花、釉里红大盘和白釉印花碗、盘残片,这些标本为公认的洪武瓷器。同时出土的还有瓷瓦和瓷用建材以及印有“官匣”字样的匣钵等,其中有的瓷瓦用褐色料书有监造、监工、作头、甲首、浇釉等人匠姓氏的文字,其中监工为浮梁县丞赵万初。查阅《浮梁县志》,赵万初为洪武时的县丞,而且名列榜首,他出任县丞的时间当在洪武早期。1994年,又在珠山东侧发现了两个较集中的瓷片堆积,其中一大批胎体厚重、器型硕大的,曾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瓷器,经考证这就是洪武官窑的遗物,所以洪武有官窑成为定论。

印“官匣”平底匣钵

褐料书“赵万初”铭瓷瓦

   既然记述洪武二年设厂的文献没问题,那么,说三十五年设厂的文献又是怎么回事呢?

   2002年珠山北麓考古工地出土了刻“局”和“局用”铭碗的残片,该碗的圈足处理以及胎、釉,都具有洪武早期的工艺特征。所刻的“局”当指“瓷局”,“局用”即瓷局所用,这两件标本成了诠释文献的最好实证。如果联系明代《饶州府志》“景德镇即陶器口所,肇于唐而备于宋,国朝设局以司之”的记载,可以得知明初官窑仍沿用了元官窑的名称,叫“瓷局”或“御瓷局”。另外,明崇祯十年的《关中王老公祖鼎建贻休堂记》残碑记载:“我太祖高皇帝三十五年,改陶厂为御器厂,钦命中官一员特董烧造。”据此可知洪武三十五年不是设置官窑,而是将“陶厂”改名为“御器厂”。这才是“至我朝洪武末始建御器厂,督以中宫”的正确解读。

刻“局”白釉碗

   至于明官窑的结束之年,似乎人们关注得不多。但有含糊不清的说法:“天启官窑生产陷入衰弱状态……崇祯时,官窑制作虽非绝对停顿,但已毫无地位。”也有前后抵牾之说,“天启御厂更是萧条冷落,逐渐停业”,后又讲“崇祯官窑一度停烧”。按这些说法,天启、崇祯官窑仍在生产,只是“一度停烧”或“毫无地位”而已。然而传世品中,万历以后的泰昌、天启、崇祯三朝几乎没有可以确定为官窑的器物。那么万历以后,官窑是不是还继续烧造呢?从崇祯时的一块石碑《关中王老公祖鼎建贻休堂记》中隐约可找到一些线索,该碑记载:“显皇帝(万历)十七年复命中官为政,三十六年辍烧造而撤中官,因革不常。”其结衔署“崇祯十年岁次丁丑孟夏日之吉”,上徵文字表明,明御器厂从万历三十六年以后至崇祯十年都没有烧造,而崇祯十年后农民起义军蜂起,明王朝风雨飘摇,根本不可能还要御器厂烧造瓷器。另外,《明神宗实录》有段记录,可与该碑呼应:万历三十五年,“工部右侍郎刘元震……查江西烧造自万历十九年,内丞运库止派瓷器十五万九千余件,已经运完,所有续派八万余件,分为八运,除完七运外,只一万余件,所当不多,宜行停止,或令有司如数造完”。这不多的一万余件,是停烧还是继续烧完,这里没有结论。从《明史·食货志》的记载看,这一万余件没有烧完。“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自后役亦渐寝。”可见,景德镇御器厂在明万历三十六年,最迟也不过三十八年就结束了为皇室烧造御器的使命。

   关于清代御窑厂的设置时间,学界讨论得不多,基本上是以《景德镇陶录》卷二《御窑厂恭记》中“国朝建厂造陶始于顺治十一年”为依据,认为御窑厂建于顺治十一年。《御窑厂恭记》的内容大多源于乾隆四十七年的《浮梁县志》,而县志中并没有提到御窑厂的建厂时间,只是说“顺治十一年,奉旨烧造龙缸”。另外,《清朝文献通考》有顺治八年“时江西进额造龙碗”的记载,然而,顺治帝对此举似乎并不满意,他说:“朕方思节用,与民休息,烧造龙碗,自江西解京,动用人夫,苦累驿递,造此何益。”由此可见,这次烧造龙碗进奉,不是御窑厂的生产任务,而是江西地方官为讨好朝廷的个人行为。因此,御窑厂的建置不会早于顺治八年,当在顺治十年前后。

御窑厂位置图

   御窑厂的终结时间应该在清政权的终结之时,故宫近万件署“大清宣统年制”的瓷器,足以说明短短的宣统三年御窑厂的生产没有中断过。

  (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彩文章回顾
1、【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一)关于官窑
2、【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二)官窑的历史沿革
3、【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三)官窑的定义
《古窑讲堂》本系列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五)明、清御厂的规模
 
分线
主讲:李一平
执行:阿 宝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