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周荣林:景德镇历代瓷器鉴赏(十九)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7-02-14 08:25:4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在英语中,大写的China指中国,小写的china指瓷器。

  郭沫若先生在景德镇写的诗云:“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瓷国、瓷都、瓷业、瓷器,一个“瓷”字,景德镇就这样和世界紧密联系着;经济、科学、艺术、文化,一个“瓷”字,景德镇就这样闪亮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还是一个“瓷”字,景德镇就这样在世界上创下了一个千年不衰的品牌。

  百闻不如一见,走进景德镇,走进古窑,融人“瓷”的世界,才能领略到瓷都的文化深度,瓷业的科技高度和瓷器的艺术亮度。

   2000年10月17日,钱其琛副总理在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视察、游览,他欣然命笔写下了“奇瓷神韵”四个大字。走进景德镇感受陶瓷历史文化及其在今天的发扬光大,您能领略到景德镇瓷韵的神奇。

   ——周荣林:《千年瓷韵》(2004置镇千年)

彩绘瓷器之珐琅彩瓷

   珐琅彩瓷器是清官廷御用器,康熙时创烧。先在景德镇烧成涩胎瓷或白釉瓷,然后在清官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彩绘烧成。所用彩料在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以前,均为进口的珐琅料。以后珐琅彩由宫廷自制。珐琅彩瓷的彩色、绘画、款式皆同于“康熙御制”款的铜胎珐琅彩器。雍正、乾隆时期,绘制愈加精巧,工艺也更趋精湛。

   所谓“珐琅彩”,是用珐琅质调制的一种彩料,其化学组成与我国传统的彩料有明显的不同。珐琅彩的突出特点是:绘画时是什么颜色,烧出来仍是什么颜色。施彩较薄,但看起来有凸起感,用手触摸却又是平的。颜色稳定,便于绘制精细的纹饰,画面立体感强,色彩瑰丽。雍正、乾隆珐琅彩瓷的各种画面,常配以书法极精的题诗,成为制瓷工艺和书、诗、画相结合的艺术珍品。

   珐琅彩瓷器,在清宫内的原标签上称“瓷胎画珐琅”,习惯上又有古月轩瓷之称。康熙晚期创始,雍正盛行的粉彩瓷器,是受珐琅彩影响发展起来的。

  清乾隆珐琅彩芙蓉雉鸡纹玉壶春瓶,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瓶小撇口,长颈,腹部下端丰满,圈足。胎薄釉润。颈部用蓝彩绘上下两组蕉叶纹,腹部绘山石,石后三株芙蓉花,周围草地上有三秋小野花,两只雌雄鸡相偎立于花丛石上。瓶上题诗“青扶承露蕊,红妥出阑枝”。瓶底有四字方款“乾隆年制”。此器制作精致,胎质细腻,用彩浓淡适宜,所绘花卉鲜艳逼真,雉鸡纹生动形象。诗画结合,有文人画的笔墨情趣,是乾隆时期制瓷技艺发展最高水平的代表作之一。

  玉壶春瓶由宋人诗句“玉壶先春”得名,宋代创烧,元、明、清均有烧制。有多样品种,是中国瓷器造形的典型器物。

  (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彩文章回顾
1、【古窑讲堂】周荣林:景德镇历代瓷器鉴赏(十六)
2、【古窑讲堂】周荣林:景德镇历代瓷器鉴赏(十七)
3、【古窑讲堂】周荣林:景德镇历代瓷器鉴赏(十八)
《古窑讲堂》本系列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周荣林:景德镇历代瓷器鉴赏(二十)
彩绘瓷器之粉彩瓷
 
分线
主讲:周荣林
执行:阿 宝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