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二十四)中和方殿之中和理念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中和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始的殿名,依照南京宫殿的名称,叫华盖殿。
这里,我介绍一下故宫三大殿名称的变化。故宫三大殿,初始名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前面讲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日,一场大雷火,三大殿被焚。明正统六年(1441年)三大殿重修告成,从焚毁到建成,历时20年。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又被焚毁。新建三大殿的殿名该叫什么?两种意见:一是照旧,因旧殿名是明太祖定的,明成祖沿袭的;二是改名,因“上天垂示至今已两矣”。(《明世宗实录》卷五百十二)三大殿先后两次被雷火焚毁,这是嘉靖帝坚持更改殿名的主要原因。因此,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九月初一日,将重修后的三大殿依次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现中和殿天花板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再修三大殿,依次改殿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清世祖实录》卷二十八)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直至清亡,没再改名。
故宫三大殿的殿名,明初奉天殿突出“天”,嘉靖改名皇极殿突出“极”,清改名太和殿突出“和”。从突出天神,到突出皇威,再到突出国和,反映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理念在进步。
这里我特别说一下中和殿的殿名变化及其理念。它先为华盖殿,又为中极殿,后为中和殿,三易其名,很有哲理。怎样看待它名称的衍变呢?从中又可以汲取哪些智慧呢?
先说华盖殿。华盖殿名称,是有讲究的。“华盖”二字的含义:“华”就是华丽;“盖”就是遮盖——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华丽的伞盖。当今用伞,或为避雨雪,或为遮阳光。老百姓家的伞,再好看也没有特殊的名字,但皇家的伞,就要有一个高雅的名称,就是华盖。按照伞的形状,或华盖的形状,建造的宫殿,就叫做华盖殿。
“华盖”二字,还有典故。崔豹《古今注·舆服》记载:“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本来为遮阳、挡雨的伞,到了黄帝那里,就变成了“五色彩云”的华盖。
“华盖”还被赋予星座的玄彩。《晋书·天文志上》记载:“大帝上九星日华盖,所以覆蔽大帝之座也。”《宋史·天文志》说:“华盖七星,杠九星如盖,有柄下垂,以覆大帝之座也。”一把雨伞或阳伞,又同天上的星座联系到一起。皇帝出行时车上的伞,不仅是“五色彩云”,丽且是天上星座,叫作华盖。因此,皇帝出巡,前导举着圆形大伞,已经不是为遮阳,也不是为挡雨,而变成一种礼仪。
“华盖”本是挡雨遮阳的人间伞,却染上祥云、星座的神秘色彩,所以用“华盖”来命名皇宫的宫殿,既形状相似,又庄重华贵,既上达天庭,又下接皇权,于是把皇宫外朝三大殿中间的一座殿堂,命名为“华盖殿”。
次说中极殿。明嘉靖朝定中极殿名称,也是有讲究的。它位于皇极殿与建极殿之间,也就是居于“皇极”与“建极”的两“极”之中,处于“中极”的地位,所以名叫“中极殿”。
再说中和殿。清顺治朝定中和殿的名称,更是有讲究的。“中和”理念源自儒家经典《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喜怒哀乐在没有发泄时,叫做“中”;在发出来后都能恰到好处,叫做“和”。所以,“中”是天下重大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达的大道。能够保持住中和,天地就能各安其位,万物就能适时生长。中和殿在太和殿与保和殿中间,借用这个典故,表示中和理念,体现中和智慧。
其实,“中”的理念,不仅在《礼记·中庸》,而且在其他儒家经典中,也有这种理念。如《尚书·大禹谟》说:“人心惟微,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的“允执厥中”,我认为是突出“中”。孔子在《论语》中,也贯穿“中”的理念。如《论语·尧日》说:“允执其中。”我认为,孔子也强调“中”。《周易》的一个要点是中——求中,得中,言中,行中。
所以,“中”,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中,就是说话、行动,做人、做事,要执中,要适当,不偏激,不极端。
“和”,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又一个重要理念。《论语·学而》说“礼之用,和为贵”,也是强调“和”。
清顺治朝将皇宫三大殿的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依次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连太和殿庭院的侧门——左顺门后改为会极门,清改为协和门,右顺门后改为归极门,清改为熙和门,这样太和、中和、保和三殿的殿名,太和、协和、熙和三门的门名,都突出“和”字,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字为重,“和”者为尚,具体说来,就是大贤大智者所概括的“六和”——自己和悦,人我和敬,家庭和睦,自然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总之,“中和”的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参观故宫,透过中和殿,既能看到中华文化的外在风采,又能体悟中华文化的内在精髓。
执行:阿 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