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景德镇传统瓷业纵观(二十)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永乐帝迁都北京,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更是影响千秋的决策。
郭沫若先生在景德镇写的诗云:“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瓷国、瓷都、瓷业、瓷器,一个“瓷”字,景德镇就这样和世界紧密联系着;经济、科学、艺术、文化,一个“瓷”字,景德镇就这样闪亮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还是一个”瓷”字,景德镇就这样在世界上创下了一个千年不衰的品牌。
百闻不如一见,走进景德镇,走进古窑,融人“瓷”的世界,才能领略到瓷都的文化深度,瓷业的科技高度和瓷器的艺术亮度。
2000年10月17日,钱其琛副总理在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视察、游览,他欣然命笔写下了“奇瓷神韵”四个大字。走进景德镇感受陶瓷历史文化及其在今天的发扬光大,您能领略到景德镇瓷韵的神奇。
——周荣林:《千年瓷韵》(2004置镇千年)
制瓷工艺·束草装桶与祀神酬愿
瓷器出窑,每分类拣选,以别上色、二色、三色、脚货等名次,定价值高下。所有三色、脚货即在本地货卖,其上色之圆器与上色、二色之琢器俱用纸包装桶,有装桶匠以专其事。至二色之圆器,每十件为一筒,用草包扎装桶以便运载。其各省行用之粗瓷,则不用纸包装桶,止用茭草包扎。或三四十件为一仔,或五六十件为一仔,一仔犹云一驮。茭草直缚于内,竹篾横缠于外,水陆搬移便易结实。其匠众多,以茭草为名目。
文中叙述了瓷器成品按类和等次拣选后包装的要求。上等货以纸包装桶;二等圆器则以草包扎装桶;粗瓷则茭草直缚,外缰以竹篾。
景德一镇,僻处浮梁邑境,周袤十余里,山环水绕中央一洲,缘瓷产其地,商贩毕集。民窑两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藉瓷资生。窑火得失皆尚祷祀,有神童姓,为本地窑民,前明制造龙缸,连岁弗成。中使严督,窑民苦累,神跃身窑突中,捐生而缸成。司事者怜而奇之,于厂署内建祠祀焉,号曰“风火仙”。迄今屡著灵异,窑民奉祀维谨,酬献无虚日,甚至俳优奏技数部簇于一场。
文中描述了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宏大规模,这是景德镇先进制瓷工艺成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不断进步的制瓷工艺又促进了瓷业的繁荣兴旺。但是传统的制瓷工艺毕竟没有达到人的“自由”境界,于是有了“祀神”的瓷业习俗。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巅峰时期,制瓷工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从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起,唐英有20余年管理景德镇御窑厂,从理论和实践上致力于制瓷工艺的研究。在以上背景下产生的《陶冶图说》,成了我们解读名扬四海的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最好文字。
(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考学子免票游古窑啦!即日起古窑针对全国高考学子,本人凭2016年高考准考证及身份证,即可享受免费门票一张进入景区参观。截止日期:2016年9月1日。
执行:阿 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