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香火--马未都
农耕民族推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随之发达。 较之工业文明,手工业文明更能寄托人类的情感。中国古人用思想和双手不经意间将生活艺术化,让后人仰而视之,并诚惶诚恐。景德镇的陶瓷技艺历经千年,期间的兴衰消长,不是寥寥几句就说的清道的明的。
我第一次来景德镇还是上个世纪的事,当时是坐汽车,车破路烂,翻山越岭,在人被颠簸得快散架之前到的景德镇。那时的景德镇遍地污泥,天空中飘着永远散不去的黑烟。可我还是挺兴奋的,因为景德镇满街都是瓷器,而我是一个喜欢瓷器的人。我每天一早就蹿出去,走遍了景德镇的大街小巷。那时很多小巷里有人在做瓷器,各个工序都有。我兴趣盎然地看着老师傅拉坯,修胎,绘制,上釉,还看见光膀子的师傅们身披浸水的麻袋布,赴汤蹈火般钻入尚未完全冷却的窑内,捧出一叠叠匣钵,让我惊喜看着陶瓷诞生时的另一副境界。我凑上前聊几句就能获得以前想象不到的知识。景德镇当时的交通不便,外地人不多,尤其象我这样对陶瓷有热情的人稀少,所以主人们都对我这个什么都好奇的人是有问必答。这让我快乐,并对景德镇留下很好印象。
景德镇东晋时建镇,宋真宗时因其制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景德镇窑在宋代不过是八大窑系中的一支。入元后由于青花瓷的出现,统领江山,形成霸主地位。七百多年来从未有人撼动它的地位。青花之后,各类彩瓷及颜色釉在此应运而生,使景德镇陶瓷丰富而立体,打破了中国陶瓷的平衡,景德镇的一支独秀且长盛不衰,使之成为瓷都。说起来景德年间至此刚刚过去了千年,什么东西千年立于不败之地都是奇迹。中国人缺不了陶瓷,尤其缺不了景德镇的陶瓷,那些称雄几百年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个个如雷贯耳,至今神完气足。
可惜中国人不怎么习惯保持一种本色,喜欢创新,经常没弄清楚就冲过了头。 如今的景德镇已经汇入了现代化的洪流,但抹不掉的还是身上的陶瓷印迹,只是过于依赖现代化的工艺,让祖先的手艺失去了些味道。今天的陶瓷生产多半是气烧,工业革命革了文化的脉,让文化变得科学,缺乏了想像,因而缺乏生命力。工业化、信息化将我们带入高速行进的轨道,与手工业文明漫长的历史相比,可以说日新月异。但是,文明有善果,亦会出现恶果,善恶之间,多为一念之差,我们还常常浑然不觉。只有靠时间才能做出终极判断。
景德镇这些年深知陶瓷在此地的重要性,政府斥巨资将过去不甚重视的文化古迹一个个修复整理,让人看着十分愉快。我曾经参加景德镇古窑重燃陶瓷圣火的仪式,看着一座古窑里码进了上万件瓷器,窑旁堆了几十吨木柴,让古窑重新燃起,极具象征意义,当老窑工将火种传递给我,我按捺不住心中的一阵阵激动。千百年来,多少窑工在多少次点火时,未必能想到后人有如此隆重的点火仪式,热闹而喧嚣;我在点火时暗自祈祷,我们点燃的不仅仅是复烧古窑的柴火,更重要的是延续了中华文明的香火。
感谢景德镇古窑瓷场还保留这些古代制瓷的手段,因而展现一层远离我们的风貌。说起来,这些经过千百年锤炼的手艺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好好传承真说不定某一天就没有了。传统制瓷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转为工业化顺理成章,但手工业仍有其重要性,它已由经济支柱转变为文化支柱,在凸显价值的方面,已不是简单计算成本就可以向社会交差的。看着师傅们一天天变老,看着手艺人一天天减少,让我不免感慨。他们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手艺,重复着优美的人生。他们至今不使用任何能源,他们的能量全部来自于他们的双臂。所有的技艺都在双手之中,令人目不暇接。软软的泥巴在他们手下迅速成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可当我们亲手试一试才知道什么叫“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我们在崇敬历史,寻求文化的快乐中,还能体会古人辛劳的喘息,看见他们微驼的后背。 后人永远只能看见前人的后背,但这已是幸福。景德镇古窑保留和传承了很多的陶瓷文化,这尤为难得。对于我这个喜爱陶瓷的人,每每来此都会有新的收获,都会有新的思考。
轮盘是转动的,老师傅是安静的,以静制动得到充分诠释。当一个漂亮成型的碗离开轮盘时,再看一眼老师傅祥和而沧桑的脸,那双眼睛里有着我们没有的平静。今天的年轻人,大部分不知陶瓷曾为中华文明做出过多大的贡献,也不知那座陶瓷科技巅峰曾经是中国人长久占领;我们只知道,陶瓷一旦打破,就无法复原。其实文化亦如此,说强大也强大,说娇嫩也娇嫩,一旦打破必将铸成千古恨。